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引言 | 第11-14页 |
·偏心结构的扭转反应及耗能减震控制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对偏心结构的扭转反应分析方法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通过耗能减震控制偏心结构扭转方法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2 偏心结构耗能减震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| 第19-27页 |
·偏心结构的分析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偏心结构运动方程的建立 | 第20-21页 |
·结构平扭振动方程 | 第20-21页 |
·耗能减震偏心结构地震响应计算方法 | 第21-26页 |
·强行解耦法 | 第22-24页 |
·复模态分析法 | 第24-25页 |
·时程分析法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3 粘滞阻尼器的基本理论 | 第27-37页 |
·粘滞阻尼器 | 第27-30页 |
·粘滞阻尼器的类型 | 第27-30页 |
·阻尼器速度指数的取值因素 | 第30页 |
·影响粘滞阻尼器性能的因素 | 第30页 |
·粘滞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| 第30-34页 |
·线性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Kelvin 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Maxwell 恢复力模型 | 第32-33页 |
·Wiechert 模型 | 第33页 |
·分数导数模型 | 第33-34页 |
·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基于能量等效线性化 | 第34-35页 |
·支撑对附设粘滞阻尼器结构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4 粘滞阻尼器在偏心结构中的布置方案对抗震性能的研究 | 第37-53页 |
·结构分析软件 ansys 的简介及模型单元选择 | 第37-38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38-40页 |
·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1页 |
·结构模态分析 | 第41页 |
·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选取地震波 | 第43-44页 |
·粘滞阻尼器的选择 | 第44-45页 |
·粘滞阻尼器在偏心结构中的布置方案对抗震性能的研究 | 第45-52页 |
·粘滞阻尼器不同布置方案下偏心结构的周期对比 | 第47页 |
·粘滞阻尼器不同布置方案下偏心结构的最大层位移对比 | 第47-49页 |
·粘滞阻尼器不同布置方案下偏心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对比 | 第49-50页 |
·粘滞阻尼器不同布置方案下偏心结构的层间扭转角对比 | 第50-51页 |
·粘滞阻尼器不同布置方案下偏心结构的轴力对比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5 粘滞阻尼器在偏心结构中的空间位置优化 | 第53-64页 |
·SSA 的控制指标 | 第53-55页 |
·不同空间布置方案下结构的最大位移对比 | 第55-58页 |
·不同空间布置方案下结构的顶层位移、加速度响应对比 | 第58-61页 |
·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顶层位移、加速度响应对比 | 第58-59页 |
·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顶层位移、加速度响应对比 | 第59-61页 |
·不同空间布置方案下结构的扭转角加速度对比 | 第61-62页 |
·不同空间布置方案下结构的层间扭转角对比 | 第62页 |
·不同空间布置方案下结构的位移比对比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6 周期比超限偏心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| 第64-74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64页 |
·本工程的问题 | 第64页 |
·普通支撑的稳定验算 | 第64-65页 |
·阻尼器及支撑的布置 | 第65-66页 |
·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66-67页 |
·模态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时程分析 | 第68-72页 |
·层间位移角及层间位移对比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位移、加速度及扭转角对比分析 | 第70-72页 |
·粘滞阻尼器及普通支撑内力分析 | 第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·结论 | 第74-75页 |
·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9-81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