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光三维扫描点云数据的配准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4页 |
| ·三维数字化技术 | 第7-9页 |
| ·三维信息采集技术 | 第7-9页 |
| ·三维信息处理技术 | 第9页 |
| ·三维人体数字化的国内外研究现况 | 第9-11页 |
| ·三维点云数据配准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12页 |
| ·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章 激光三维人体扫描仪 | 第14-27页 |
| ·激光三维人体扫描仪简介 | 第14-16页 |
| ·激光三维人体扫描仪的基本原理 | 第15页 |
| ·激光三维人体扫描仪的组成 | 第15-16页 |
| ·图像采集系统的重新设计 | 第16-21页 |
| ·摄像机及图像采集卡的选取 | 第16-18页 |
| ·图像采集系统的配置 | 第18-19页 |
| ·软件外触发实现同步采集 | 第19-21页 |
| ·图像采集系统与运动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 | 第21-23页 |
| ·扫描仪的实物扫描结果 | 第23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三维点云数据的特征分析 | 第27-38页 |
| ·三维特征描述算子 | 第27-32页 |
| ·常用特征描述算子 | 第27-29页 |
| ·三维点云数据的曲率图 | 第29-32页 |
| ·三维点云数据的特征提取 | 第32-34页 |
| ·特征提取算法 | 第33页 |
| ·多比例空间的特征保持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实验验证 | 第34-36页 |
| ·特征点的提取过程 | 第34-35页 |
| ·特征提取算法的抗噪性 | 第35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| 第四章 视图间对应点的匹配 | 第38-46页 |
| ·视图间对应点的粗匹配 | 第38-39页 |
| ·一维曲率图确立对应点 | 第38-39页 |
| ·高维曲率图精简对应点 | 第39页 |
| ·视图间对应点的精匹配 | 第39-42页 |
| ·对应点集的误差评价函数 | 第40-41页 |
| ·精匹配算法 | 第41-42页 |
| ·实验验证 | 第42-45页 |
| ·视图间对应点的粗匹配过程及结果 | 第42页 |
| ·视图间对应点的精匹配结果 | 第42-44页 |
| ·对应点匹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| 第44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五章 三维点云数据的配准 | 第46-56页 |
| ·刚性配准的数学解算模型 | 第46-49页 |
| ·常用的解算模型 | 第46-48页 |
| ·本文采用的解算模型 | 第48-49页 |
| ·三维点云数据的精配准 | 第49-51页 |
| ·迭代最近点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| 第49-50页 |
| ·算法的实现 | 第50-51页 |
| ·实验验证 | 第51-55页 |
| ·精配准算法的验证 | 第51-53页 |
| ·实测三维点云的配准 | 第53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| ·工作总结 | 第56页 |
| ·对于后续工作的建议 | 第56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|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2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