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--以巩义市为例
| 致谢 | 第1-7页 |
| 摘要 | 第7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9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7页 |
| ·论文特色 | 第17-18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| 2 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| ·景观生态学理论 | 第19页 |
| ·区位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·中心地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·泰森多边形理论 | 第21页 |
| ·模糊数学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·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 | 第22页 |
| 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城乡一体化理论 | 第23页 |
| ·人地系统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3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4-27页 |
| ·自然概况 | 第24-25页 |
| ·经济概况 | 第25页 |
| ·土地现状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4 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| 第27-43页 |
| ·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参数选择 | 第27-28页 |
| ·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格局演变 | 第28-29页 |
| ·不同驱动因素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格局分析 | 第29-43页 |
| ·地貌类型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格局分析 | 第29-34页 |
| ·不同人口密度区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分析 | 第34-38页 |
| ·不同经济区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不同交通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5 农村居民点村庄潜力评价 | 第43-62页 |
| ·建立村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3-44页 |
| ·计算村庄潜力评价分值 | 第44-62页 |
| ·指标分值化 | 第44-57页 |
| ·综合潜力评价模型 | 第57-58页 |
| ·布局优化 | 第58-62页 |
| 6 结论与讨论 | 第62-63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62页 |
| ·讨论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| ABSTRACT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