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防灾体系发展概述 | 第11-16页 |
·欧美国家防灾体系发展概述 | 第11-13页 |
·日本防灾体系发展概述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防灾体系发展概述 | 第14-16页 |
·防灾体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7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·文献研究法 | 第18页 |
·案例研究法 | 第18页 |
·田野调研研究法 | 第18页 |
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20-21页 |
2 教育体验防灾公园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1-26页 |
·灾害的相关概念 | 第21页 |
·城市防灾体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应急避难场所 | 第22页 |
·避难通道及救灾通道 | 第22-23页 |
·城市防灾公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教育体验防灾公园概念 | 第24-26页 |
3 案例分析 | 第26-53页 |
·国外相关案例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日本三木综合防灾公园案例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国内相关公园案例研究 | 第30-48页 |
·北京曙光防灾教育公园 | 第33-41页 |
·北京海淀公园 | 第41-48页 |
·小结与启示 | 第48-53页 |
·我国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8-50页 |
·对于教育体验类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的启示 | 第50-53页 |
4 教育体验类防灾公园规划设计实践——山东省菏泽市外环堤教育体验防灾公园概念设计 | 第53-93页 |
·项目研究背景 | 第53-56页 |
·基址分析 | 第56-61页 |
·区位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场地现状分析 | 第57-61页 |
·项目定位 | 第61页 |
·公园的服务半径 | 第61页 |
·公园的游人容量 | 第61页 |
·项目规划依据原则 | 第61-63页 |
·设计依据 | 第61页 |
·设计原则与思路 | 第61-63页 |
·规划设计思路和策略 | 第63-65页 |
·概念解析 | 第63页 |
·规划设计策略 | 第63-65页 |
·公园总体规划 | 第65-70页 |
·公园的功能内容 | 第65-68页 |
·公园的景观结构 | 第68-70页 |
·公园专项规划 | 第70-84页 |
·竖向规划 | 第70-71页 |
·道路交通规划 | 第71-73页 |
·植被规划 | 第73-77页 |
·建筑规划 | 第77-82页 |
·设施规划 | 第82-84页 |
·重点景区意象 | 第84-90页 |
·中心广场区 | 第84-85页 |
·纪念林区 | 第85-86页 |
·亲水游憩体验区 | 第86-87页 |
·草坪区 | 第87-88页 |
·运动广场区 | 第88-89页 |
·防护体验林区 | 第89-90页 |
·相关指标 | 第90-91页 |
·菏泽市教育体验防灾公园概念设计小结 | 第91-93页 |
5 结语 | 第93-95页 |
·主要成果 | 第93页 |
·研究中的不足 | 第93-94页 |
·项目研究展望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8页 |
图片索引 | 第98-101页 |
附录 | 第101-114页 |
附图 | 第114-115页 |
致谢 | 第115-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