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我国网络问政及其完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绪论第11-20页
 一、研究缘起及意义第11-13页
 二、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-18页
 三、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8-19页
 四、研究方法第19-20页
第一章 网络问政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第20-37页
 第一节 网络问政的起源与发展第20-26页
  一、网络问政的起源第20-22页
  二、网络问政的发展第22-26页
 第二节 网络问政的含义及作用第26-33页
  一、网络问政的含义第26-30页
  二、网络问政的作用第30-33页
 第三节 网络问政的理论基础第33-37页
  一、参与式民主理论第33-34页
  二、协商民主理论第34-37页
第二章 我国网络问政的基本形式第37-49页
 第一节 政府网站问政形式第37-42页
  一、政府网站的问政专栏第37-40页
  二、政府的专业问政网站第40-42页
 第二节 网络媒体问政形式第42-46页
  一、传统媒体的网问专区第42-44页
  二、网络媒体的微博问政第44-46页
 第三节 官员上网问政形式第46-49页
  一、高层领导的在线交流第46-47页
  二、各级官员的微博问政第47-49页
第三章 我国网络问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第49-59页
 第一节 政府网站问政力量偏弱第49-52页
  一、政府门户网站能力不足第49-50页
  二、专门问政网站功能偏失第50-52页
 第二节 网络媒体问政的离散化第52-55页
  一、传统媒体网络问政断层第52-54页
  二、微博问政的狂热与失序第54-55页
 第三节 官员上网问政的姿态化第55-59页
  一、党政官员问政角色错位第55-57页
  二、党政官员问政能力不足第57-59页
第四章 完善我国网络问政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第59-71页
 第一节 强化政府网站问政的作用第59-64页
  一、加强民意机关问政网站建设第59-60页
  二、完善网络问政信息处理机制第60-62页
  三、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第62-64页
 第二节 健全网络媒体问政规则体系第64-67页
  一、健全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第64-65页
  二、健全网络媒体问政操作细则第65-67页
 第三节 推动官员上网问政的常态化第67-71页
  一、提升人大代表网络问政能力第67-68页
  二、激发下层官员网络问政潜力第68-71页
结语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6页
附录第76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犯罪学视野中的集体腐败犯罪
下一篇:利益调控: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路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