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31页 |
| 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·静电纺丝概况 | 第11-23页 |
| ·电纺丝加工设备 | 第13-14页 |
| ·电纺丝基本原理 | 第14-15页 |
| ·影响静电纺丝的参数 | 第15-18页 |
| ·静电纺丝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| 第18-23页 |
| ·电纺丝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| 第23页 |
| ·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| 第23-24页 |
| ·天然高分子材料 | 第23-24页 |
| ·合成高分子材料 | 第24页 |
| ·电纺纳米纤维的表面改性 | 第24-27页 |
| ·等离子处理 | 第25-26页 |
| ·湿化学方法 | 第26页 |
| ·表面接枝聚合法 | 第26-27页 |
| ·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 | 第27-29页 |
| ·普通胶束 | 第27-28页 |
| ·靶向性胶束 | 第28页 |
| ·环境敏感性的智能胶束 | 第28-29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9-31页 |
| 第2章 PCL电纺纳米纤维改性性能及其生物性能研究 | 第31-46页 |
| ·引言 | 第31-32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2-36页 |
| ·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32-33页 |
| ·PCL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| ·PCL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改性 | 第34页 |
| ·力学性能的测定 | 第34页 |
| ·静态接触角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| ·体外细胞培养 | 第35页 |
| ·体内、体外降解的测定 | 第35-36页 |
| ·其他类表征 | 第3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5页 |
| ·形貌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结构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·力学性能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亲水性能分析 | 第41页 |
| ·ADMSCs细胞粘附和增值性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电纺PCL纳米纤维膜的体内、体外降解性能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3章 壳聚糖/聚环氧乙烷电纺纳米纤维膜负载药物的研究 | 第46-66页 |
| ·引言 | 第46-4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9-54页 |
| ·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49-50页 |
| ·材料准备 | 第50页 |
| ·MPEG-b-PLA胶束的制备 | 第50-51页 |
| ·负载5-FU的MPEG-b-PLA胶束的制备 | 第51页 |
| ·MPEG-b-PLA胶束粒径及分布的测定 | 第51页 |
| ·MPEG-b-PLA临界胶束溶度(CMC)的测定 | 第51页 |
| ·MPEG-b-PLA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| 第51-52页 |
| ·壳聚糖/聚环氧乙烷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| 第52页 |
| ·双载药壳聚糖/聚环氧乙烷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| 第52页 |
| ·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52页 |
| ·药物的体外释放 | 第52-53页 |
| ·体外细胞毒性 | 第53-54页 |
| ·其他类表征 | 第5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4页 |
| ·模型药物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54-55页 |
| ·MPEG-b-PLA胶束的粒径和形貌的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·MPEG-b-PLA临界胶束浓度的分析 | 第57-58页 |
| ·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·5-FU的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| 第59-60页 |
| ·头孢嘧啶的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| 第60-61页 |
| ·体外细胞毒性的分析 | 第61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|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9页 |
| ·结论 | 第66-68页 |
| ·展望 | 第68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8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