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与实现路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导论 | 第9-13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基本思路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| 第11-12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11页 |
·框架结构 | 第11-12页 |
·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2-13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
·金融中心的定义 | 第13-14页 |
·金融中心的内涵界定 | 第13-14页 |
·金融中心的评述 | 第14页 |
·金融中心的分类 | 第14-15页 |
·按照地理范围分类 | 第14-15页 |
·按金融中心的功能分类 | 第15页 |
·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 | 第15-17页 |
·服务功能和中介功能 | 第15-16页 |
·资金腹地和辐射功能 | 第16页 |
·信息腹地功能 | 第16页 |
·风险管理功能 | 第16页 |
·地理整合功能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动态 | 第17-18页 |
3.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·需求反映论 | 第18页 |
·供给引导论 | 第18页 |
·金融集聚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区位理论 | 第20页 |
·新经济地理学 | 第20-22页 |
4. 国内外建设金融中心的经验与借鉴 | 第22-31页 |
·金融中心的案例分析 | 第22-27页 |
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| 第22-23页 |
·孟买国际金融中心 | 第23-24页 |
·苏黎世国际金融中心 | 第24-25页 |
·迪拜国际金融中心 | 第25-26页 |
·广州金融中心 | 第26-27页 |
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 | 第27-28页 |
·国内外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借鉴 | 第28-31页 |
5. 西安建设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 | 第31-42页 |
·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应考虑的因素 | 第31-33页 |
·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,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 | 第31页 |
·良好的区位优势 | 第31-32页 |
·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| 第32页 |
·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 | 第32页 |
·宽松的政策环境,适度的金融监管 | 第32页 |
·相当规模的金融核心人才和相关从业人员 | 第32-33页 |
·西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西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政治条件 | 第33-34页 |
·西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经济条件 | 第34-35页 |
·西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文化科技教育条件 | 第35页 |
·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 | 第35-39页 |
·地区经济基础有待提高 | 第36-37页 |
·金融发展落后 | 第37-38页 |
·政府治理不完善 | 第38-39页 |
·制度文化不全面 | 第39页 |
·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 | 第39-42页 |
·战略目标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·发展方向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功能定位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6 西安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实现路径 | 第42-51页 |
·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| 第42-44页 |
·政府要给予各种支持,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西安 | 第42-43页 |
·吸引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及新闻媒体的集聚 | 第43-44页 |
·提升陕西省金融机构实力 | 第44页 |
·健全金融市场 | 第44-46页 |
·促进金融产品与工具的创新 | 第46-48页 |
·银行业的金融产品与工具创新 | 第46-47页 |
·保险业的金融产品与工具创新 | 第47-48页 |
·强化政策与监管 | 第48-50页 |
·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| 第48页 |
·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| 第48-49页 |
·组建陕西省金融业同业公会 | 第49-50页 |
·优化人才环境,吸引培养金融人才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