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政策引导 | 第12页 |
·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诸多问题 | 第12-13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| 第13页 |
·西北干旱绿洲区土地利用的客观要求 | 第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有利于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,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| 第14页 |
·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| 第14页 |
·有利于耕地保有量目标和耕地补充目标的实现 | 第14-15页 |
·有利于开创土地整理工作新局面 | 第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9页 |
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·数据来源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9-22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19页 |
·主要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2 基本概念、理论基础和研究区概况 | 第22-27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22-23页 |
·农村居民点 | 第22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 | 第22-23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| 第23页 |
·基础理论 | 第23-25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3页 |
·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系统理论 | 第24页 |
·地域分异理论 | 第24页 |
·公众参与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人居环境理论 | 第25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25-27页 |
·自然地理特征 | 第25页 |
·社会经济条件 | 第25-26页 |
·土地利用情况 | 第26-27页 |
3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数量特征 | 第27-28页 |
·空间分布 | 第28页 |
·形态特征 | 第28-29页 |
·变化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甘州区农村居民点存在问题 | 第30-32页 |
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趋增,耕地保护压力加重 | 第30页 |
·空间布局零散、区域密度差异大,人均建设成本高 | 第30页 |
·住宅空置,废弃现象普遍 | 第30-31页 |
·土地利用方式粗放,集约程度低 | 第31-32页 |
4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及类型分区研究 | 第32-42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基本潜力测算 | 第32-34页 |
·基本潜力测算方法概述 | 第32-33页 |
·甘州区农村居民点基本潜力测算 | 第33-34页 |
·农村居民点潜力分区研究 | 第34-42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区主要影响因素 | 第34-35页 |
·甘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的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的确定 | 第35-38页 |
·甘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 | 第38-42页 |
5 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研究 | 第42-58页 |
·调研方案与研究方法 | 第42-44页 |
·调研方案 | 第42-4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问卷统计分析 | 第44-51页 |
·受访农户特征 | 第44-45页 |
·家庭基本状况 | 第45-46页 |
·农户现居住房情况 | 第46-47页 |
·受访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认知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受访农户对居民点整理的愿望 | 第48-51页 |
·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| 第51页 |
·甘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1-58页 |
·变量及其定义 | 第52-53页 |
·计量模型选择 | 第53-54页 |
·模型估计结果及其讨论 | 第54-58页 |
6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研究 | 第58-64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的原则 | 第58-59页 |
·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模式 | 第59-61页 |
·中心村建设型 | 第59页 |
·农村城镇化型 | 第59-60页 |
·自然村合并型 | 第60页 |
·整体搬迁,异地改造型 | 第60-61页 |
·甘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 | 第61-64页 |
·缩并自然村,向中心村集中 | 第61-62页 |
·村庄内部改造,异地搬迁重建 | 第62页 |
·中心村建设,内涵挖潜 | 第62-63页 |
·城乡一体化 | 第63-64页 |
7 甘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问题与对策探讨 | 第64-68页 |
·农村民点整理面临的问题 | 第64-65页 |
·各级政府对农村居民点整理重视程度不足 | 第64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资金紧张,农民面临资金压力较大 | 第64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宣传工作不到位,对农民意愿的考虑不足 | 第64-65页 |
·旧宅基地复垦不及时,未能产生经济效益 | 第65页 |
·整理后产权不清晰 | 第65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措施 | 第65-68页 |
·提高各级政府重视程度,强化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规划引导 | 第65页 |
·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,加强资金管理 | 第65-66页 |
·加大宣传力度,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| 第66页 |
·积极推进宅基地复垦工作 | 第66-67页 |
·完善产权制度,加强宅基地管理 | 第67-68页 |
8 结论与研究展望 | 第68-70页 |
·结论 | 第68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甘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问卷调查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