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省部分猪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 前言 | 第11-20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20页 |
·病原学 | 第12-14页 |
·流行病学 | 第14-15页 |
·发病机理 | 第15页 |
·临床症状 | 第15-16页 |
·病理变化 | 第16页 |
·诊断方法 | 第16-19页 |
·预防与控制 | 第19-20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30页 |
·研究区域 | 第20页 |
·龙江省猪种资源 | 第20页 |
·采样 | 第20-21页 |
·采样策略 | 第20页 |
·采样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调查问卷 | 第21-23页 |
·血清学检测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病原学检测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进化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电镜检测 | 第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估计流行率 | 第28页 |
·计算风险因素 | 第28-3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2页 |
·采样区域 | 第30-31页 |
·血清学结果 | 第31-36页 |
·血清学流行率 | 第31-34页 |
·PRV风险因素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病原学结果 | 第36-39页 |
·PCR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病原学流行率 | 第37-39页 |
·进化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电镜检测 | 第40-42页 |
4 讨论 | 第42-45页 |
·血清学检测 | 第42-43页 |
·血清学流行率 | 第42页 |
·PRV风险因素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防控措施 | 第43页 |
·病原学检测 | 第43-44页 |
·gE基因进化分析 | 第44页 |
·血清学流行率与病原学流行率的不同 | 第44页 |
·电镜检测 | 第44-45页 |
5 结论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