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序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入户盗窃的解读与法律适用 | 第11-18页 |
(一) 入户盗窃的语义分析 | 第11-15页 |
1. 户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2. 入户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3. 入户盗窃的界定 | 第13-15页 |
(二) 入户盗窃的既未遂标准 | 第15-16页 |
1. 入户盗窃的既遂标准 | 第15页 |
2. 入户盗窃的未遂及处理 | 第15-16页 |
(三) 入户盗窃的其他问题 | 第16-18页 |
1. 入户盗窃与“数额较大的盗窃”的关系及处理 | 第16页 |
2. 入户盗窃与“多次盗窃”的关系及处理 | 第16页 |
3. 入户盗窃的共犯问题 | 第16-17页 |
4.入户盗窃的转化 | 第17-18页 |
二、扒窃的解读与法律适用 | 第18-25页 |
(一) 扒窃的语义分析 | 第18-23页 |
1. 公共场所的语义分析和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 随身携带的语义分析和界定 | 第21-22页 |
3. 扒窃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(二) 扒窃的既未遂标准 | 第23-24页 |
1. 扒窃的既遂标准 | 第23页 |
2. 扒窃的未遂及处理 | 第23-24页 |
(三) 扒窃的其他问题 | 第24-25页 |
1. 扒窃与“数额较大的盗窃”的关系及处理 | 第24页 |
2. 扒窃与“多次盗窃”的关系及处理 | 第24页 |
3. 扒窃信用卡的认定 | 第24-25页 |
三、携带凶器盗窃的解读与法律适用 | 第25-29页 |
(一) 携带凶器盗窃的语义分析 | 第25-27页 |
1. 携带凶器的语义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 携带凶器盗窃的语义分析 | 第26-27页 |
(二) 携带凶器盗窃的既未遂标准 | 第27页 |
1. 携带凶器盗窃的既遂标准 | 第27页 |
2. 携带凶器盗窃的未遂及处理 | 第27页 |
(三) 携带凶器盗窃的其他问题 | 第27-29页 |
1. 携带凶器盗窃与“数额较大的盗窃”的关系及处理 | 第27-28页 |
2. 携带凶器“入户盗窃”、“扒窃”的法律适用 | 第28页 |
3. 携带凶器盗窃的共犯问题 | 第28页 |
4. 携带凶器盗窃与非法持有类犯罪的区分 | 第28页 |
5. 携带凶器盗窃的转化 | 第28-29页 |
结语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致谢 | 第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