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概述 | 第12-16页 |
·国外的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及其特征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研究的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、研究思路 | 第16-18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2 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概述 | 第18-31页 |
·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8-20页 |
·就业及大学生就业 | 第18页 |
·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 | 第18-20页 |
·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发展历程 | 第20-25页 |
·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| 第20-23页 |
·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发展历程 | 第23-25页 |
·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7页 |
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·与国外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比较研究 | 第27-31页 |
·美国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特点 | 第27-28页 |
·英国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特点 | 第28页 |
·日本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加拿大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特点 | 第29-31页 |
3 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调查研究 | 第31-42页 |
·大学生就业形势 | 第31-32页 |
·国家宏观就业形势 | 第31页 |
·传统就业渠道的就业形势 | 第31-32页 |
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| 第32页 |
·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现状调查 | 第32-41页 |
·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32页 |
·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32-41页 |
·结论 | 第41-42页 |
4 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2-49页 |
·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| 第42-43页 |
·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面 | 第43-44页 |
·大学生自身方面 | 第44-46页 |
·就业期望过高 | 第44-45页 |
·就业观与现实脱节 | 第45页 |
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缺乏 | 第45-46页 |
·高校管理方面 | 第46-47页 |
·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失衡 | 第46页 |
·教学内容不适应社会发展 | 第46页 |
·培养模式调整滞后 | 第46-47页 |
·大学生就业市场方面 | 第47-49页 |
·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 | 第47-48页 |
·就业市场建设不够规范 | 第48-49页 |
5 构建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策略 | 第49-60页 |
·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| 第49-52页 |
·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| 第49-51页 |
·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| 第51页 |
·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 | 第51-52页 |
·建立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| 第52-54页 |
·加大就业政策引导 | 第52-53页 |
·完善国家的就业保障机制 | 第53-54页 |
·加强对高等院校的宏观调控 | 第54页 |
·建立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升机制 | 第54-55页 |
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,走多元化的就业途径 | 第54-55页 |
·重视就业素质及就业能力的培养 | 第55页 |
·积极推进高等院校改革机制 | 第55-56页 |
·改革教学内容 | 第56页 |
·调整专业结构 | 第56页 |
·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机制 | 第56-57页 |
·推动就业市场规范化管理 | 第56-57页 |
·建立健全就业市场体系 | 第57页 |
·建立大学生就业长效保障机制 | 第57-60页 |
·加强政府、高等院校、社会、企业、学生之间的联系 | 第57-58页 |
·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| 第58页 |
·构建大学生技能培训网络,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| 第58-60页 |
6 结论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附录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