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思想与实践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1 引言 | 第6-14页 |
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6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7-9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| 第13-14页 |
2 儒家的天人观 | 第14-25页 |
·天人观溯源 | 第14-19页 |
·原始时期的天人观 | 第14-17页 |
·三代时期的天人观 | 第17-19页 |
·儒家天人观的内容 | 第19-25页 |
·自然之天 | 第20-21页 |
·义理之天 | 第21-23页 |
·主宰之天 | 第23-25页 |
3 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思想 | 第25-37页 |
·儒家宗教思想的人文主义 | 第25-28页 |
·“以德配天” | 第25-26页 |
·“知性知天” | 第26-28页 |
·儒家宗教思想的理性主义 | 第28-31页 |
·“变易之天” | 第28-31页 |
·“天行有常” | 第31页 |
·儒家宗教思想的实用主义 | 第31-37页 |
·“君权天授” | 第32-33页 |
·“敬天祭祖” | 第33-37页 |
4 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实践 | 第37-49页 |
·维护宗法制度 | 第37-43页 |
·对上“敬鬼神而远之” | 第37-39页 |
·对己“不语怪力乱神” | 第39-41页 |
·对下“祭之以礼” | 第41-43页 |
·融通佛教道教 | 第43-49页 |
·批判“背离孝道、乖违礼仪” | 第43-45页 |
·吸收“明心见性、独善其身” | 第45-47页 |
·利用“柔化民心、有助王道” | 第47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2-53页 |
后记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