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·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新浇混凝土受振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研究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基本特性 | 第20-31页 |
·实验所需材料及设备 | 第20-25页 |
·原材料及其基本特性 | 第20页 |
·混凝土配合比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21-25页 |
·早龄期混凝土的性能与特性 | 第25-27页 |
·混凝土早龄期的定义 | 第25页 |
·早龄期混凝土凝结时间的确定 | 第25-27页 |
·钢筋混凝土间基本粘结特性 | 第27-30页 |
·粘结力概念 | 第27页 |
·粘结力组成 | 第27-28页 |
·粘结破坏模式 | 第28-29页 |
·粘结应力的计算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余震对早龄期钢筋混凝土粘结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| 第31-42页 |
·引言 | 第31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31-33页 |
·试件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试验过程 | 第32页 |
·试验装置及量测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33-38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4章 余震作用下早龄期钢筋混凝土粘结特性的试验研究 | 第42-57页 |
·引言 | 第42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42-45页 |
·试件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测试内容 | 第43-44页 |
·测点布置及加载机制 | 第44-45页 |
·振动作用下早龄期钢筋混土的粘结特性 | 第45-56页 |
·振动力对钢筋应变分布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振动力对粘结应力分布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·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| 第51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早龄期钢筋混凝土受振后粘结损伤分析 | 第57-68页 |
·引言 | 第57页 |
·损伤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| 第57-59页 |
·损伤力学的产生及基本概念 | 第57-58页 |
·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 | 第58-59页 |
·早龄期钢筋混凝土受振损伤后粘结力计算模型 | 第59-67页 |
·早龄期钢筋混凝受振后损伤分析 | 第60-63页 |
·早龄期钢筋混凝土受振后粘结强度计算模型 | 第63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·结论 | 第68-69页 |
·后续的研究及展望 | 第69-70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功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