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式并联型有源滤波器控制策略的比较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谐波危害及治理思路 | 第11-12页 |
·谐波治理标准 | 第12-13页 |
·有源电力滤波器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选题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APF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| 第16-42页 |
·有源滤波器工作原理 | 第16-17页 |
·并联型APF数学模型 | 第17-20页 |
·巴特沃思滤波器 | 第20-24页 |
·巴特沃思滤波器幅频特性 | 第20-22页 |
·巴特沃思滤波器系统函数 | 第22-24页 |
·谐波检测方法 | 第24-31页 |
·谐波检测方法概述 | 第24-26页 |
·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| 第26-29页 |
·i_p-i_q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i_d-i_q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跟踪控制方法 | 第31-41页 |
·三角波比较法 | 第32页 |
·无差拍SVPWM跟踪控制方法 | 第32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有源滤波器的MATLAB建模与仿真 | 第42-55页 |
·有源滤波器仿真参数 | 第42页 |
·仿真模型 | 第42-45页 |
·三角波比较法仿真模型 | 第42-44页 |
·无差拍SVPWM仿真模型 | 第44-45页 |
·三角波比较法仿真结果 | 第45-49页 |
·三相对称稳态负载 | 第45-48页 |
·三相动态负载 | 第48-49页 |
·无差拍SVPWM仿真结果 | 第49-53页 |
·三相对称稳态负载 | 第49-52页 |
·三相动态负载 | 第52-53页 |
·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有源滤波器硬件电路设计 | 第55-68页 |
·硬件总体结构 | 第55-56页 |
·APF控制系统主回路 | 第56-59页 |
·容量计算 | 第56-57页 |
·智能功率模块 | 第57-58页 |
·直流侧电容 | 第58页 |
·平波电抗器 | 第58-59页 |
·APF控制系统控制回路 | 第59-67页 |
·基于F2812的控制单元 | 第59-61页 |
·交流电流、电压检测与调理电路 | 第61页 |
·过零检测电路 | 第61-62页 |
·倍频电路 | 第62-63页 |
·直流侧电容电压检测电路 | 第63页 |
·IPM驱动电路 | 第63-65页 |
·保护电路 | 第65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APF的软件程序设计 | 第68-82页 |
·开发环境介绍 | 第68-69页 |
·主程序设计 | 第69页 |
·各功能模块程序及流程图 | 第69-79页 |
·CAP1中断程序 | 第69-70页 |
·CAP2中断程序 | 第70页 |
·AD采样及精度校正程序 | 第70-72页 |
·数字巴特沃思滤波器 | 第72-74页 |
·i_p-i_q法谐波计算程序 | 第74-75页 |
·三角波比较法跟踪控制程序 | 第75页 |
·增量式PI程序 | 第75-77页 |
·无差拍法生成指令电压程序 | 第77页 |
·SVPWM跟踪控制程序 | 第77-79页 |
·死区设置 | 第79-80页 |
·Q格式函数 | 第80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2-88页 |
·设备调试实验波形 | 第82-83页 |
·过零检测电路输入输出波形 | 第82页 |
·倍频电路输出波形 | 第82-83页 |
·三角波比较法实验结果 | 第83-86页 |
·谐波检测实验波形 | 第83-85页 |
·补偿控制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5-86页 |
·无差拍SVPWM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6-87页 |
·重复预测观测器输入输出波形 | 第86-87页 |
·SVPWM实验波形 | 第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