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公安工作论文--治安工作论文

网络群体性事件析论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·选题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2-18页
  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涵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和成因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网络谣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9-20页
第2章 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第20-24页
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在我国现状第20页
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、特点、类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第22页
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新趋势第22-24页
第3章 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形成机制第24-30页
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传播载体第24页
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第24-29页
  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制度性成因第24-27页
  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性成因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网络特性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第29-30页
第4章 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的“聚光灯”效应第30-33页
   ·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“聚光灯”效应的内涵第30页
   ·“聚光灯”效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·应对“聚光灯”效应的挑战第31-33页
第5章 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、产生机制及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·网络谣言的涵义第33页
   ·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第33-34页
   ·网络谣言的产生机制第34-35页
   ·网络谣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第35-36页
第6章 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建议第36-40页
   ·保证制度性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、惩治腐败第36页
   ·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加快互联网监测系统升级第36-37页
   ·实行政务公开、提高政府透明度、及时应对网络民意第37-38页
   ·推行网络实名制第38页
   ·提高网民的各方面素质第38-39页
   ·运用主流媒体和主要网络平台对民情进行引导第39-40页
结束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研究
下一篇:社会反应与犯罪关系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