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景元道教哲学思想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绪论 | 第13-26页 |
一、生平、交游与著作 | 第13-19页 |
(一) 生平 | 第13-15页 |
(二) 交游 | 第15-16页 |
(三) 著作 | 第16-19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9-22页 |
三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2-26页 |
(一) 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第一章 理论渊源 | 第26-32页 |
一、道家哲学 | 第26-28页 |
二、道教哲学 | 第28-30页 |
三、佛教哲学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道论 | 第32-47页 |
一、“常道者,自然而然,应感无穷”的道体论 | 第32-38页 |
二、“道以生化为先,阴阳为原”的生化论 | 第38-42页 |
三、“物有际,道无际,无际故能一切之际”的道物论 | 第42-47页 |
第三章 性命论 | 第47-61页 |
一、“先天性命,禀气有不同”的性命论 | 第47-53页 |
二、“遣除物累,外化内不化”的修道论 | 第53-55页 |
三、“以心修性,以心修命”的工夫论 | 第55-61页 |
第四章 治国论 | 第61-73页 |
一、“治体用道,身国同治”的治国原则论 | 第61-63页 |
二、“不治天下,天下自治”的治国方式论 | 第63-66页 |
三、“道治为本,可道为迹”的儒道兼治论 | 第66-70页 |
四、“尊道奉天,积德长生”的神学治国论 | 第70-73页 |
第五章 理论影响 | 第73-84页 |
一、“道家之学,翕然一变” | 第73-78页 |
二、“自熙宁以来,学者争言老庄” | 第78-84页 |
结语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