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导论 | 第9-1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有助于完善未成年犯罪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| 第10-11页 |
·有助于促进未成年犯罪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| 第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关于社区矫正概念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关于社区矫正教育的研究 | 第13页 |
·关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8页 |
·对未成年人的界定 | 第15页 |
·我国当前对社区矫正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·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2 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对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| 第18-19页 |
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| 第18页 |
·我国人权保护的需要 | 第18-19页 |
·矫正未成年犯罪人的需要 | 第19页 |
·对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| 第19-21页 |
·符合未成年人的人格特征 | 第19-20页 |
·满足未成年人各个层次的心理需要 | 第20-21页 |
3 我国社区矫正中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考察 | 第21-29页 |
·部分试点地区情况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现存问题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重法制教育,轻道德教育 | 第22-23页 |
·重身体健康,轻心理健康 | 第23页 |
·重行为矫正,轻思想矫正 | 第23-24页 |
·重教育形式,轻教育效果 | 第24页 |
·原因分析 | 第24-29页 |
·重刑的传统导致了教育内容的片面性 | 第24-25页 |
·教育者的非专业化使教育缺乏针对性 | 第25-26页 |
·社区建设的相对滞后破坏了教育主体的完整性 | 第26-27页 |
·制度的不规范削弱了教育的实效性 | 第27-28页 |
·经费投入的不足影响了教育者的积极性 | 第28-29页 |
4 外国和其他地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分析和借鉴 | 第29-32页 |
·美国的经验 | 第29-30页 |
·日本的经验 | 第30-31页 |
·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 | 第31-32页 |
5 我国社区矫正中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选择 | 第32-47页 |
·明确指导思想 | 第32-34页 |
·坚持“以人为本” | 第32-33页 |
·坚持“统筹兼顾” | 第33页 |
·坚持“全面协调可持续” | 第33-34页 |
·确立基本原则 | 第34-35页 |
·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| 第34页 |
·专门部门与社会资源相配合 | 第34页 |
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 | 第34-35页 |
·思想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统一 | 第35页 |
·构建良好制度 | 第35-39页 |
·以少年司法制度为依托 | 第35-37页 |
·加强教育经费的保障 | 第37页 |
·建立合理的教育内容体系 | 第37-39页 |
·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集体教育法 | 第40页 |
·分类教育法 | 第40页 |
·个别教育法 | 第40-41页 |
·形成多主体的教育合力 | 第41-44页 |
·专门部门 | 第41-42页 |
·学校 | 第42页 |
·社会 | 第42-44页 |
·家庭 | 第44页 |
·健全评估机制 | 第44-47页 |
·对教育者的评估 | 第44-45页 |
·对教育过程的评估 | 第45-46页 |
·对受教育者的评估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附录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