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壤丘陵区地下水“三氮”迁移转化数值模拟研究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18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概况 | 第11-14页 |
| ·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产生及发展 | 第12-13页 |
| ·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研究与发展 | 第13页 |
| ·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的研究与发展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外地下水农业“三氮”面源污染研究与发展 | 第14-16页 |
| ·国内地下水农业“三氮”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外地下水农业“三氮”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| ·论文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| 2 研究区概况及地下水位水质监测 | 第18-26页 |
| ·研究区概况 | 第18-21页 |
| ·地理条件概况 | 第18页 |
| ·自然条件概况 | 第18-21页 |
| ·地下水位观测与水质监测 | 第21-26页 |
| ·地下水位观测 | 第22-23页 |
| ·地下水质监测 | 第23-26页 |
| 3 地下水观测结果分析 | 第26-39页 |
| ·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分析 | 第26-28页 |
| ·旱季农田歇耕期地下水位观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雨季农田耕种期地下水位观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地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| 第28-38页 |
| ·“三氮”转化规律研究 | 第28-33页 |
| ·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3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4 地下水模型的建立 | 第39-58页 |
| ·模拟系统 | 第39页 |
| ·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| 第39-41页 |
| ·水文地质条件分层 | 第39-40页 |
| ·边界条件概化及网格划分 | 第40-41页 |
| ·地下水流动数学方程及理论基础 | 第41-42页 |
| ·地下水流动数学方程 | 第41-42页 |
| ·地下水流动模型理论基础 | 第42页 |
| ·地下水流动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8页 |
| ·地下水流动模型建模思路 | 第42-43页 |
| ·地下水流动模型基本参数识别与验证 | 第43-48页 |
| ·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学方程 | 第48页 |
| ·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 | 第48-57页 |
| ·地下水中硝酸盐运移模型 | 第48-53页 |
| ·地下水中氨氮运移模型 | 第53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5 地下水中“三氮”含量污染预测及防治措施 | 第58-61页 |
| ·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污染预测 | 第58-59页 |
| ·地下水中氨氮污染预测 | 第59-60页 |
| ·防治措施 | 第60-61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·结论 | 第61页 |
| ·建议 | 第61-62页 |
| ·展望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67-68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