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22页 |
| ·引言 | 第8页 |
| ·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的因素 | 第8-14页 |
| ·外部因素 | 第8-11页 |
| ·内部因素 | 第11-14页 |
| ·干摩擦学特性主要表征参数 | 第14-15页 |
| ·磨损率 | 第14-15页 |
| ·摩擦系数 | 第15页 |
| ·摩擦过程稳定性 | 第15页 |
| ·磨损机理 | 第15-20页 |
| ·粘着磨损 | 第16-17页 |
| ·磨料磨损 | 第17-18页 |
| ·疲劳磨损 | 第18-19页 |
| ·腐蚀磨损 | 第19-20页 |
| ·微动磨损 | 第20页 |
| ·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22-27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22页 |
| ·实验设备 | 第22-23页 |
| ·实验流程 | 第23-25页 |
| ·常温下干摩擦磨损试验步骤 | 第24-25页 |
| ·高温干摩擦磨损试验步骤 | 第25页 |
| ·试验方案 | 第25-27页 |
| ·常温下的干摩擦实验方案 | 第25页 |
| ·高温下的干摩擦实验方案 | 第25-27页 |
| 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27-47页 |
| ·挤压态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其硬度 | 第27-29页 |
| ·挤压态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 | 第27-28页 |
| ·挤压态复合材料的硬度 | 第28-29页 |
| ·常温下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| 第29-37页 |
| ·滑动路程对复合材料干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| ·载荷对复合材料干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| ·滑动速度对复合材料干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| ·高温下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| 第37-47页 |
| ·373K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| 第37-42页 |
| ·473K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| 第42-47页 |
| 4 磨损表面及亚表层的形貌观察 | 第47-57页 |
| ·常温下磨损表面及亚表层的形貌观察与分析 | 第47-53页 |
| ·Al-ZrO_2-B系磨损表面及亚表层的形貌观察与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Al-ZrO_2-C系磨损表面及亚表层的形貌观察与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载荷大小对磨面及亚表层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| ·滑动速度对磨面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| ·高温下磨损表面及亚表层的形貌观察与分析 | 第53-57页 |
| ·Al-ZrO_2-B系磨损表面及亚表层的形貌观察与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Al-ZrO_2-C系磨损表面及亚表层的形貌观察与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温度对磨面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| 5 Al-ZrO_2-X系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分析 | 第57-68页 |
| ·典型磨损过程的三个阶段 | 第57-58页 |
| ·磨损的基本理论 | 第58-60页 |
| ·金属的摩擦表面层 | 第58-59页 |
| ·表面裂纹(R-S) | 第59-60页 |
| ·亚表层裂纹(M-N)的产生 | 第60页 |
| ·磨损机理的讨论 | 第60-68页 |
| ·偏聚颗粒+棒状物Al_3Zr的磨损机理 | 第60-63页 |
| ·均匀颗粒的磨损机理 | 第63-65页 |
| ·均匀颗粒+棒状物Al_3Zr的磨损机理 | 第65-68页 |
| 6 结论及展望 | 第68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6页 |
| 附录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