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未成年人监护制度
摘要 | 第1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部分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基本理论 | 第9-16页 |
一、未成年人监护的涵义 | 第9-10页 |
(一) 未成年人监护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(二) 未成年人监护的法律特征 | 第10页 |
二、未成年人监护的性质 | 第10-12页 |
(一) 学说 | 第10-11页 |
(二) 笔者观点 | 第11-12页 |
三、未成年人监护的作用 | 第12-14页 |
(一) 补充主体行为能力的作用 | 第13页 |
(二) 亲属身份伦理固化作用 | 第13页 |
(三) 调整民事关系,维护交易安全的作用 | 第13页 |
(四) 社会保障作用 | 第13-14页 |
四、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| 第14-16页 |
(一) 与未成年人抚养的比较 | 第14页 |
(二) 与亲权的比较 | 第14-16页 |
第二部分 国外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 | 第16-22页 |
一、大陆法系典型国家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| 第16-19页 |
(一) 法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| 第16-17页 |
(二) 德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| 第17-19页 |
二、英美法系典型国家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| 第19-22页 |
(一) 英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| 第19-20页 |
(二) 美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| 第20-22页 |
第三部分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足 | 第22-29页 |
一、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现状 | 第22-24页 |
(一)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立法概况 | 第22页 |
(二)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具体内容 | 第22-23页 |
(三) 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现状评价 | 第23-24页 |
二、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足 | 第24-29页 |
(一) "宜粗不宜细"的立法取向 | 第24-25页 |
(二) 对监护人资格的规定不够完善 | 第25-27页 |
(三) 对监护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| 第27-29页 |
第四部分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| 第29-37页 |
一、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意义 | 第29-31页 |
二、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建议 | 第31-37页 |
(一) 立法的宏观思考 | 第31-32页 |
(二) 完善监护人资格体系 | 第32页 |
(三) 建立监护监督制度 | 第32-35页 |
(四) 建立国家监护制度 | 第35-37页 |
结论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