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新方案的临床研究
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临床研究 | 第10-18页 |
1 一般资料 | 第10页 |
·疾病诊断标准 | 第10页 |
·纳入标准 | 第10页 |
2. 除排标准 | 第10-11页 |
·病例的终止、脱落、剔除标准 | 第10-11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对象的来源 | 第11-12页 |
·随机分组 | 第12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疗程 | 第14页 |
·疗效观察 | 第14-15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15页 |
4 治疗结果 | 第15-17页 |
·临床疗效 | 第15-16页 |
·颈椎曲度 | 第16-17页 |
5 不良反应 | 第17-18页 |
讨论 | 第18-26页 |
1 颈椎病的概况 | 第18-19页 |
·传统中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| 第18页 |
·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| 第18-19页 |
·颈椎退变、骨性压迫学说 | 第19页 |
2 软织动态平衡失调理论 | 第19页 |
3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| 第19-20页 |
4. 国内有统计资料表明 | 第20页 |
5.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现状 | 第20-21页 |
·针刀医学概况 | 第20页 |
·针刀治疗 CSA 的几种常见术式 | 第20-21页 |
6. 关于针刀松解选用的颈椎周围的腧穴 | 第21-22页 |
·取穴原则 | 第21页 |
·选用的颈周腧穴的局部解剖的特异性 | 第21-22页 |
7.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 | 第22-23页 |
8. 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病的关系 | 第23-26页 |
·颈曲的生物力学研究 | 第23页 |
·颈曲改变与颈椎病 | 第23-26页 |
结论 | 第26-27页 |
问题与展望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0页 |
综述 | 第30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8页 |
附录 | 第38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详细摘要 | 第41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