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和国内相关公共政策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外和国内电价制度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3 评析 | 第15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3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居民阶梯电价的实施背景 | 第18-29页 |
2.1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电价政策演变 | 第18-20页 |
2.2 国内外居民电价政策现状 | 第20-24页 |
2.2.1 国外居民电价发展和现状 | 第20-22页 |
2.2.2 我国实施阶梯电价的必要性 | 第22-24页 |
2.3 陕西省居民阶梯电价实施背景 | 第24-29页 |
2.3.1 居民阶梯电价形成机制 | 第24-26页 |
2.3.2 陕西省居民阶梯电价的历程 | 第26-28页 |
2.3.3 阶梯电价评价要素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陕西省居民阶梯电价实施现状分析 | 第29-37页 |
3.1 陕西省居民阶梯电价实施后影响 | 第29-33页 |
3.1.1 居民用电数量基本稳定 | 第29-30页 |
3.1.2 居民用电支出略有增长 | 第30-32页 |
3.1.3 居民用电峰谷依然按季节规律变化 | 第32-33页 |
3.2 居民阶梯电价实施后社会反响 | 第33-35页 |
3.3 阶梯电价实施后电力产业结构变化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陕西省居民阶梯电价的总体评价 | 第37-45页 |
4.1 居民阶梯电价实施的积极效应 | 第37-39页 |
4.1.1 居民用电价格更趋合理 | 第37页 |
4.1.2 陕西省执行机构业绩与运营状况 | 第37-39页 |
4.1.3 广大居民普遍赞成 | 第39页 |
4.2 陕西省居民阶梯电价实施中主要问题 | 第39-44页 |
4.2.1 具体政策部分不尽合理 | 第39-42页 |
4.2.2 政策执行主体缺乏有效协调机制 | 第42-43页 |
4.2.3 供电企业服务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 | 第43-44页 |
4.3 陕西省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综合评价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促进陕西省居民阶梯电价政策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 | 第45-60页 |
5.1 进一步合理完善和细化政策本身 | 第45-48页 |
5.1.1 适时引入峰谷电价政策 | 第45-47页 |
5.1.2 在阶梯分级中考虑家庭成员数量对用量影响 | 第47页 |
5.1.3 合理优化阶梯等级划分和价差 | 第47-48页 |
5.2 探索赋予发电企业定价机制中的制度改革 | 第48-50页 |
5.2.1 确立发电企业在定价机制中的主体作用 | 第49页 |
5.2.2 加强政府对电力企业运营成本的管理 | 第49-50页 |
5.2.3 理顺央企间的垄断和竞争关系 | 第50页 |
5.3 构建发电和供电企业的协调机制 | 第50-55页 |
5.3.1 应用煤电互保联动机制 | 第51-52页 |
5.3.2 以政策成果机制优化电源结构 | 第52-53页 |
5.3.3 完善政策执行机构的定位与职能 | 第53-55页 |
5.4 提高居民对阶梯电价政策的认识水平 | 第55-57页 |
5.4.1 强化宣传节能减排 | 第55页 |
5.4.2 引导居民形成合理的用电习惯 | 第55-56页 |
5.4.3 注意政策方案调整的方式 | 第56-57页 |
5.5 完善阶梯电价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 | 第57-60页 |
5.5.1 注重供电与供热协调统一机制 | 第57-58页 |
5.5.2 地方政府的组织保障 | 第58页 |
5.5.3 引导融入社会力量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调查问卷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