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第1章 导论 | 第10-21页 |
| ·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现实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2-19页 |
| ·国外对于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2-16页 |
| ·国内对于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6-19页 |
| ·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| 第19页 |
| ·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20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21-30页 |
| ·地方政府 | 第21-22页 |
| ·公共政策 | 第22-23页 |
| ·政策执行 | 第23-27页 |
| ·政策执行的概念 | 第24-25页 |
| ·公共政策执行的地位 | 第25-27页 |
| ·利益 | 第27-30页 |
| ·利益概念的界定 | 第27-28页 |
| ·利益概念的内涵 | 第28-29页 |
| ·利益的分类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基本理论介绍 | 第30-36页 |
| ·博弈理论 | 第30-32页 |
| ·博弈论及其发展概况 | 第30-31页 |
| ·博弈的分类 | 第31-32页 |
| ·“经济人”假设 | 第32-33页 |
| ·公共选择理论 | 第33-36页 |
| 第4章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利益博弈的原因分析 | 第36-45页 |
| ·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背景 | 第36-38页 |
| ·政策制定模式的集权化 | 第36-37页 |
| ·转型时期地方利益意识的觉醒 | 第37-38页 |
| ·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利益博弈的原因 | 第38-45页 |
| ·利益冲突是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利益博弈的根本原因 | 第38-40页 |
| ·执行机制不健全是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利益博弈的直接原因 | 第40-41页 |
| ·权责划分不合理是政策执行利益博弈的重要原因 | 第41-43页 |
| ·监督机制不健全是政策执行利益博弈的外部原因 | 第43-45页 |
| 第5章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利益博弈的行为分析 | 第45-52页 |
| ·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·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分析 | 第49-52页 |
| 第6章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利益博弈的模型分析 | 第52-59页 |
| ·政策执行中的“监督-执行”利益博弈模型 | 第52-54页 |
| ·政策执行的“囚徒困境”利益博弈模型 | 第54-56页 |
| ·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利益博弈的消极影响 | 第56-59页 |
| ·政策目标落空,政策效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| 第56-57页 |
| ·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| 第57-58页 |
| ·败坏政府的形象,增加政策执行阻力 | 第58-59页 |
| 第7章 引导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中合理利益博弈的制度化建议 | 第59-72页 |
| ·完善利益协调机制,促进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整合 | 第59-65页 |
| 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整合 | 第60-61页 |
| ·地方政府间的利益整合 | 第61-63页 |
| ·地方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利益整合 | 第63-65页 |
| ·健全执行机制,促进公民参与 | 第65-67页 |
| ·健全政策执行机制,促进政策执行主体的多元化 | 第65-66页 |
| ·健全政策执行机制,优化政策执行组织 | 第66页 |
| ·健全政策执行机制,协调执行组织的行为 | 第66-67页 |
| ·规范权力关系,明确执行主体各自的责任 | 第67-68页 |
| ·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,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 | 第68-72页 |
| ·强化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 | 第69页 |
| ·充分发挥多元监督的作用,保证监督主体的独立地位 | 第69-70页 |
| ·完善执行监督的法律体系 | 第70-72页 |
| 结语 | 第72-74页 |
| 注释 | 第74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