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公差建模与误差评定的齿轮传动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9页 |
·国内外发展情况和趋势 | 第9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2 齿轮精度理论基础 | 第15-27页 |
·齿轮精度 | 第15-16页 |
·齿轮加工误差机理 | 第16-20页 |
·齿轮加工误差的成因与分类 | 第16-17页 |
·齿轮加工精度检验项目与涵义 | 第17-19页 |
·齿轮精度的主要评价指标 | 第19-20页 |
·齿轮机构传递误差 | 第20-26页 |
·齿轮传动精度规范 | 第20-22页 |
·齿轮固有位置误差 | 第22-25页 |
·齿轮固有位置误差的计算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3 齿轮齿形误差模型建立 | 第27-44页 |
·公差建模理论 | 第27-31页 |
·公差域 | 第27-28页 |
·几何要素数学表示 | 第28-29页 |
·点的空间运动 | 第29-30页 |
·公差建模方法与应用 | 第30-31页 |
·渐开线齿形误差曲线分析 | 第31-35页 |
·渐开线齿廓 | 第31页 |
·齿轮齿形误差的定义 | 第31-32页 |
·齿轮齿形误差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齿轮误差的分布规律 | 第33-35页 |
·齿轮渐开线误差模型建立过程 | 第35-37页 |
·渐开线齿轮齿形误差模型实例 | 第37-43页 |
·生成理论渐开线 | 第38页 |
·等分渐开线 | 第38-39页 |
·生成误差渐开线 | 第39-40页 |
·建立齿轮误差模型 | 第40-43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43-44页 |
4 齿轮误差模型有限元接触分析 | 第44-64页 |
·基于ANSYS的有限元接触问题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齿轮啮合齿廓的确定 | 第46-48页 |
·建立齿轮分析模型 | 第48-59页 |
·齿轮有限元单元类型 | 第49-50页 |
·齿轮材料属性 | 第50-51页 |
·齿轮模型的建立 | 第51页 |
·齿轮模型的网格划分 | 第51-52页 |
·网格细化 | 第52-56页 |
·齿轮接触对的建立 | 第56-57页 |
·齿轮约束及载荷的确定 | 第57-58页 |
·计算参数及算法的选择 | 第58-59页 |
·齿轮啮合载荷的研究 | 第59-62页 |
·齿轮啮合载荷模型的建立 | 第59-60页 |
·齿轮啮合载荷的接触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基于误差的齿轮啮合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5 齿轮传动误差 | 第64-70页 |
·齿轮机构的传动误差 | 第64-65页 |
·传动误差计算 | 第65-67页 |
·单个齿轮传动误差合成 | 第65-66页 |
·一对齿轮副的传动误差 | 第66页 |
·齿轮机构传递误差统计计算 | 第66-67页 |
·计算实例 | 第67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