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营房面积标准下基层连队营房节能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2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3页 |
·新营房面积标准发布的背景 | 第9页 |
·基层连队营房的定义 | 第9-13页 |
·新营房面积标准的发布意义 | 第13-16页 |
·是“以人为本”建军思想的具体体现 | 第13页 |
·新营房面积标准比旧营房面积标准指标有大幅提高 | 第13-16页 |
·营房节能设计现状概述 | 第16-21页 |
·目前营房节能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相关的国内外建筑节能政策 | 第19-21页 |
·营房节能的相关研究进展 | 第21页 |
·研究课题的意义 | 第21-26页 |
·营房节能具有很强的军事意义 | 第21-23页 |
·营房节能设计可以节约大量的维持性军费 | 第23-25页 |
·新营房面积标准的发布对营房节能提出更高要求 | 第25-26页 |
·论文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研究对象和目标 | 第26页 |
·研究方法及过程简介 | 第26-27页 |
·论文总体框架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2章 营房节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29-45页 |
·基层连队营房特点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建筑节能影响的基础因素 | 第31-42页 |
·建筑规划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建筑单体与节能设计的关系 | 第33-41页 |
·行为模式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新营房面积标准对营房能耗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面积指标增加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| 第42-43页 |
·功能房的增加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| 第43页 |
·新标准影响建筑立面设计进而影响建筑节能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模拟模型介绍 | 第45-61页 |
·模拟手段介绍 | 第45-46页 |
·模拟的建筑模型介绍 | 第46-51页 |
·选择典型气候分区的城市 | 第51-60页 |
·软件设置参数 | 第53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4章 新营房面积标准对节能影响模拟分析 | 第61-106页 |
·营房规模对营房能耗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·建筑模型 | 第61-62页 |
·模拟结果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北方地区营房平面布局对能耗影响分析 | 第63-76页 |
·北方地区基础模型 | 第63-65页 |
·严寒地区—沈阳 | 第65-69页 |
·寒冷地区—北京 | 第69-71页 |
·北方地区模拟结果分析 | 第71-76页 |
·南方地区营房平面布局对能耗影响分析 | 第76-83页 |
·南方地区基础模型 | 第76-79页 |
·夏热冬冷地区—重庆、上海 | 第79-82页 |
·夏热冬暖地区—广州 | 第82-83页 |
·南方地区模拟结果分析 | 第83页 |
·建筑立面设置对营房能耗的影响 | 第83-103页 |
·窗墙比对营房能耗的影响 | 第83-88页 |
·遮阳板对营房能耗的影响 | 第88-103页 |
·模拟结果小结 | 第103-105页 |
·建筑规模与节能关系 | 第103页 |
·建筑平面与节能关系 | 第103-105页 |
·遮阳与营房节能关系 | 第105页 |
·窗墙比与营房节能关系 | 第10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第5章 新营房面积标准下的节能设计的可持续性 | 第106-116页 |
·全生命周期下观点的建筑节能设计 | 第106-112页 |
·优化建筑设计以减少碳排放量 | 第108-109页 |
·提高建筑使用寿命以减少碳排放量 | 第109-110页 |
·选用新的结构体系以减少碳排放量 | 第110-112页 |
·节能设计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| 第112-115页 |
·什么是以人为本的节能设计 | 第113页 |
·以两个案例分析以人为本与节能的关系 | 第113-1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5-116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116-118页 |
·结论 | 第116-117页 |
·建议 | 第117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21页 |
致谢 | 第121-122页 |
附录 A 沈阳三层建筑自然室温结果 | 第122-128页 |
附录 B 北京三层建筑能耗与窗墙比计算结果 | 第128-130页 |
附录 C 北京三层建筑室温与窗墙比计算结果 | 第130-131页 |
附录 D 北京三层建筑遮阳板计算结果 | 第131-132页 |
附录 E 重庆、上海三层建筑能耗计算结果 | 第132-134页 |
附录 F 广州三层建筑能耗计算结果 | 第134-135页 |
附录 G 沈阳建筑碳排放计算模型 | 第135-137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