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8页 |
第一节 本文研究问题的来源 | 第6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| 第6-7页 |
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和思路 | 第7-8页 |
第二章 跨国破产中的管辖权的概述 | 第8-11页 |
第一节 跨国破产管辖权确定的重要性 | 第8页 |
第二节 跨国破产管辖权的确定标准 | 第8-11页 |
一、住所地管辖标准 | 第9页 |
二、营业地管辖标准 | 第9-10页 |
三、财产所在地管辖标准 | 第10-11页 |
第三章 我国跨国破产管辖权的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5页 |
第一节 我国法律对跨国破产管辖权的规定 | 第11页 |
第二节 我国法律对管辖权规定的不足之处 | 第11-15页 |
一、缺少区分破产程序来确定管辖权 | 第12页 |
二、平行破产程序中的管辖权问题 | 第12-13页 |
三、管辖权的范围过于宽泛 | 第13-15页 |
第四章 跨国破产管辖权冲突的形成原因 | 第15-17页 |
第一节 各国对跨国破产的立法规定不同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各国在跨国破产中相互利益争夺 | 第16-17页 |
第五章 完善我国跨国破产案件管辖权的建议 | 第17-25页 |
第一节 区分主要和辅助的破产程序来规范管辖权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确定平行破产程序中的管辖权 | 第18-20页 |
一、先受理原则 | 第18-19页 |
二、不方便法院原则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管辖权的自我限制 | 第20-21页 |
第四节 确立管辖权审查制度 | 第21-22页 |
第五节 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设立 | 第22页 |
第六节 参与国际立法和采纳国际法规 | 第22-23页 |
第七节 国际间的协商合作 | 第23-25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25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28页 |
致谢 | 第28-31页 |
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| 第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