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目次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·概述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污泥处理和处置研究进展 | 第12-16页 |
·污泥处理 | 第13-14页 |
·污泥的处置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29页 |
·污水污泥的来源、分类和特性 | 第16-25页 |
·污水污泥的来源 | 第16页 |
·污水污泥的分类 | 第16-18页 |
·污水污泥的特性 | 第18-25页 |
·污泥性质与脱水行为之间的关系 | 第25页 |
·污泥颗粒尺寸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EPS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污水污泥脱水处理技术的现状 | 第25-27页 |
·超声波技术处理污水污泥 | 第26页 |
·超临界水氧化 | 第26页 |
·解偶联技术 | 第26-27页 |
·论文研究的内容、目的和意义 | 第27-2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7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在污泥调理中的应用 | 第29-37页 |
·污泥调理原理 | 第29-34页 |
·污泥调理 | 第29页 |
·胶体粒子的性质 | 第29页 |
·污泥化学调理的原理 | 第29-31页 |
·化学药品在污泥调理中的作用 | 第31-34页 |
·表面活性剂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| 第34-35页 |
·TMAB和CTMAB的特性 | 第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试验样品及分析方法 | 第37-43页 |
·试验样品 | 第37页 |
·试验仪器及试剂 | 第37-38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37-38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38页 |
·试验测试操作流程 | 第3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8-43页 |
·污泥调理 | 第39页 |
·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| 第39页 |
·污泥沉降性能的试验方法 | 第39页 |
·污泥中自由水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·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的测定 | 第40页 |
·污泥过滤性能的试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污泥离心脱水性的试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污泥上清液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调理污泥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| 第43-63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| 第43-53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离心脱水性能的影响 | 第45-50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CST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| 第53-61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稳定结构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TB和LB影响 | 第55-57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上清液中EPS的影响 | 第57-61页 |
·污泥沉降性能和过滤性能之间的关系 | 第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六章 调理后污泥风险评价及资源化利用 | 第63-73页 |
·表面活性剂吸附污泥中有机物、重金属和灭菌的机理 | 第63-64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中有机物影响 | 第64-67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COD_(cr)影响 | 第64-65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上清液COD_(cr)影响 | 第65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上清液BOD_5影响 | 第65-67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病原体及害虫吸引力降低的试验研究 | 第67-68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污泥中菌落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好氧菌和兼氧菌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厌氧菌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·污泥资源化利用 | 第70-72页 |
·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 | 第70-71页 |
·环境效益 | 第71-72页 |
·社会效益 | 第72页 |
·经济效益 | 第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73-75页 |
·结论 | 第73-74页 |
·建议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