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序言 | 第9-11页 |
| 第一章 太阳黑子的基本知识和耀斑的概述 | 第11-29页 |
| ·太阳黑子的基本知识 | 第11-22页 |
| ·太阳黑子的形成 | 第11-12页 |
| ·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性 | 第12-14页 |
| ·太阳黑子的形态特征和精细结构 | 第14-15页 |
| ·黑子中的物质流动 | 第15页 |
| ·黑子磁场 | 第15-17页 |
| ·黑子的运动 | 第17-22页 |
| ·耀斑的概述 | 第22-29页 |
| ·耀斑模型 | 第23-24页 |
| ·耀斑爆发与活动区之间的关系 | 第24-29页 |
| 第二章 太阳黑子转动导致的耀斑爆发 | 第29-41页 |
| ·引言 | 第29-30页 |
| ·观测资料 | 第30页 |
| ·黑子的旋转 | 第30-3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30-33页 |
| ·黑子旋转角度的变化 | 第33页 |
| ·耀斑 | 第33-37页 |
| ·GOES资料 | 第33页 |
| ·对M1.7级耀斑的详细研究 | 第33-37页 |
| ·整个活动区的演化 | 第37-38页 |
| ·总结和讨论 | 第38-41页 |
| 第三章 黑子本影快速旋转引发的耀斑爆发 | 第41-51页 |
| ·观测资料 | 第41-42页 |
| ·资料分析 | 第42-47页 |
| ·2006年12月13日活动区10930发生的X3.4耀斑 | 第42-43页 |
| ·2003年10月29日活动区10930发生的X10耀斑 | 第43-47页 |
| ·总结和讨论 | 第47-51页 |
| 第四章 旋涡黑子的磁场运动 | 第51-63页 |
| ·数据的观测和处理过程 | 第51-53页 |
| ·磁场反演方法 | 第53-54页 |
| ·球面投影改正 | 第54-56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56页 |
| ·结果 | 第56页 |
| ·讨论 | 第56-63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75页 |
| 发表文章目录 | 第75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