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低渗水敏性油藏渗流机理实验研究--以WN储层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主要符号表第9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·低渗透水敏性油藏单相流体渗流规律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·低渗透水敏性油藏两相流体渗流规律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3页
   ·主要成果与创新点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创新点第13页
     ·主要成果第13-15页
第二章 WN储层基本特征第15-30页
   ·储层基本地质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构造特征第15页
     ·沉积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·储层岩石特性第16-20页
     ·岩石的颗粒组成及类型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储层岩石胶结物组成及类型第18-20页
   ·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20-24页
     ·孔隙类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孔隙喉道大小第22页
     ·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第22-24页
   ·储层岩石物性第24-26页
   ·油层基本特征第26-28页
     ·WN储层原油性质第26页
     ·地层水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油藏润湿性第27页
     ·油藏的非均质性第27-2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8-30页
第三章 储层伤害因素及水敏性实验评价第30-39页
   ·储层矿物组成与地层伤害关系第30-35页
     ·碳酸盐矿物引起的地层伤害第30页
     ·粘土矿物引起的地层伤害第30-35页
   ·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岩心的水敏评价方法第35页
     ·储层水敏性评价结果第35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 单相流体渗流特征室内实验研究第39-53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39页
     ·实验流体及岩心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及流程第40-41页
   ·单相流体渗流特征第41-46页
     ·单相油渗流曲线特征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单相水渗流曲线特征第44-46页
   ·非达西渗流数学描述综述第46-49页
   ·WN储层流体渗流拟合方程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单相油渗流拟合方程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单相水渗流拟合方程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单相渗流规律影响因素第51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 储层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第53-64页
   ·实验的方法及条件第53页
     ·实验岩心和流体第53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3页
   ·水驱油效率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·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第55-59页
   ·渗流规律因素分析第59-62页
     ·储层多孔介质对流体渗流规律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粘土矿物对渗流特征的影响第60页
     ·注入压力对渗流规律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·两相渗流规律分析对比第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六章 微观水驱油机理研究第64-76页
   ·微观水驱油机理综述第64-66页
     ·微观水驱油过程第64页
     ·影响微观水驱油机理的因素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微观残余油形成及分布特征第65-66页
   ·砂岩微观模型实验方法第66-68页
     ·实验模型的制作及实验装置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实验模型及实验流体第67-68页
   ·微观水驱油实验结果第68-74页
     ·饱和地层水后的模型特征第68-69页
     ·油驱水过程中的微观渗流特征第69-71页
     ·水驱油微观渗流特征第71-72页
     ·水驱后的残余油分布特征第72-74页
     ·微观水驱油结果分析第74页
   ·微观水驱油规律分析对比第74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七章 结论第76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-83页
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第83-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安塞油田王窑南延长组建产潜力研究
下一篇:姬塬东部地区长21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