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3 文献述评 | 第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| 第17-23页 |
2.1 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| 第17-20页 |
2.1.1 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7-18页 |
2.1.2 财务共享服务的内涵 | 第18页 |
2.1.3 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2.2 绩效评价概述 | 第20-22页 |
2.2.1 绩效评价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2.2.2 绩效评价的作用 | 第21页 |
2.2.3 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概述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3-32页 |
3.1 M公司概况 | 第23页 |
3.2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况 | 第23-28页 |
3.2.1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 | 第24-25页 |
3.2.2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情况 | 第25-26页 |
3.2.3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标准化流程 | 第26-27页 |
3.2.4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现状 | 第27-28页 |
3.3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现状 | 第28-29页 |
3.4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0页 |
3.4.1 绩效评价不满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立目标 | 第29页 |
3.4.2 绩效评价指标单一 | 第29-30页 |
3.4.3 绩效评价相关信息缺乏有效整合 | 第30页 |
3.4.4 绩效评价落实不到位 | 第30页 |
3.5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动因分析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| 第32-51页 |
4.1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目标 | 第32页 |
4.2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| 第32-33页 |
4.3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| 第33-37页 |
4.3.1 绘制战略地图 | 第33-34页 |
4.3.2 明确指标选取原则 | 第34-35页 |
4.3.3 M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指标体系 | 第35-37页 |
4.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权重分配 | 第37-43页 |
4.4.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| 第38页 |
4.4.2 各维度权重的确定 | 第38-42页 |
4.4.3 综合权重结果及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| 第43-51页 |
4.5.1 调查问卷的设计、发放与回收整理 | 第43-44页 |
4.5.2 模糊综合评价 | 第44-47页 |
4.5.3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| 第47-51页 |
第五章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与保障 | 第51-58页 |
5.1 实施方案 | 第51-54页 |
5.1.1 设立实施机构 | 第51页 |
5.1.2 部门指标分解 | 第51-53页 |
5.1.3 指标收集流程的确定 | 第53页 |
5.1.4 确定绩效目标和反馈机制 | 第53-54页 |
5.2 保障措施 | 第54-58页 |
5.2.1 完善岗位设置 | 第54页 |
5.2.2 加快信息化建设 | 第54-55页 |
5.2.3 优化绩效评价反馈方案 | 第55-56页 |
5.2.4 建立合理的人员培养方案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| 第58-60页 |
6.1 结论 | 第58页 |
6.2 不足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