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免责条款基础理论 | 第11-15页 |
(一) 免责条款的界定 | 第11-13页 |
1. 各国、台湾立法及国际间协定中格式合同的含义 | 第11-12页 |
2. 我国法律对免责条款的定义 | 第12-13页 |
(二) 免责条款的种类 | 第13页 |
(三) 免责条款存在的法理基础 | 第13-15页 |
二、免责条款的效力判断 | 第15-22页 |
(一) 免责条款效力判断的一般标准 | 第15-18页 |
1. 根据民事行为属性判断免责条款的效力 | 第15页 |
2. 根据基本利益的位阶次序判断免责条款的效力 | 第15-16页 |
3. 根据利益平衡判断免责条款的效力 | 第16页 |
4. 根据过错程度不同判断免责条款的效力 | 第16-17页 |
5. 根据违约程度判断免责条款的效力 | 第17页 |
6. 根据当事人的身份及地位判断免责条款的效力 | 第17-18页 |
7. 根据标的物的性质判断免责条款的效力 | 第18页 |
(二) 免责条款效力判断的具体标准 | 第18-20页 |
1. 未尽明确说明义务的免责条款无效 | 第18-19页 |
2. 内容不合理的免责条款无效 | 第19页 |
3. 形式不合理的免责条款可能无效 | 第19-20页 |
(三) 免责条款对第三人的效力问题 | 第20-22页 |
1. 问题的产生背景和研究方向 | 第20页 |
2. 我国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3. 作者的观点 | 第21-22页 |
三、免责条款的效力限制 | 第22-27页 |
(一) 对免责条款限制的正当性论证 | 第22页 |
(二) 免责条款的硬性限制 | 第22-25页 |
1. 立法规制 | 第22-24页 |
2. 司法规制 | 第24页 |
3. 行政规制 | 第24页 |
4. 其他社会团体规制 | 第24-25页 |
5. 小结 | 第25页 |
(三) 免责条款的概括性限制 | 第25-27页 |
1. 在立法上对我国免责条款的效力进行研究 | 第25-26页 |
2. 在司法实践中对免责条款效力进行研究 | 第26页 |
3. 凭借行政法规强制力灵活规制免责条款的研究 | 第26页 |
4. 借由社会力量规制免责条款效力的研究 | 第26-27页 |
四、对《合同法》有关免责条款规定的评析 | 第27-31页 |
(一) 对《合同法》有关免责条款规定的评析 | 第27-29页 |
(二) 完善我国《合同法》及其他法律规定中有关免责条款的原则性探讨 | 第29-31页 |
结语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致谢 | 第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