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制药化学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理论论文

脂肪酶BCLA和BCLC在硫酸沃拉帕沙等手性药物中间体拆分上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8-30页
    1.1 脂肪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脂肪酶简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脂肪酶来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脂肪酶的应用第18-20页
    1.2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脂肪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脂肪酶简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脂肪酶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1.3 手性药物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手性药物简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手性药物获取途径第22-23页
    1.4 硫酸沃拉帕沙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硫酸沃拉帕沙简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前人的研究成果第24-27页
    1.5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 1.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8-30页
第二章 硫酸沃拉帕沙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检测条件的确定第30-3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0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30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4-羟基-N,N-二苯基-2-戊炔酰胺的合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4-乙酰氧基-N,N-二苯基-2-戊炔酰胺合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底物检测条件的确定第33页
    2.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化合物1的合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化合物2的合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(RS)-A的合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(RS)-B的合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底物检测条件的确定第35-3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三章 野生菌株及脂肪酶对底物的拆分活性检测第38-4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8页
    3.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培养基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溶液及缓冲液第39-40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发酵获得脂肪酶CALB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诱导表达纯化BCLA与折叠酶BCLB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测定目的蛋白含量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转酯反应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水解反应第42页
    3.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发酵获得CALB蛋白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BCLA和BCLB纯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测目的蛋白含量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转酯反应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水解反应第44-4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 优化BCLA催化硫酸沃拉帕沙中间体拆分反应条件第46-5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6页
    4.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仪器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溶液及缓冲液第46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最适温度的确定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最适pH的确定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金属离子对拆分反应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两相反应对酶活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最佳酶量与最适反应时间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最佳底物拆分效果第48页
    4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温度条件摸索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pH条件摸索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两相反应对酶活的影响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摸索反应酶量和反应时间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最佳底物拆分结果第52-5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五章 基因挖掘法构建基因工程菌及其底物特异性研究第54-7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4页
    5.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仪器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材料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溶液及缓冲液第55页
    5.3 实验方法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提取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基因组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BCLC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基因工程菌的诱导表达、活性初检测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目的蛋白纯化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构建GST标签工程菌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GST标签基因工程菌诱导表达纯化、活性检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GST标签再次纯化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8 BCLC作用底物特异性第60页
    5.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BCLC氨基酸序列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提取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基因组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BCLC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基因工程菌的诱导表达、活性初检测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目的蛋白纯化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构建GST标签工程菌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7 GST标签基因工程菌诱导表达纯化、活性检测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8 GST标签再次纯化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9 BCLC作用底物特异性第68-7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8页
附录第78-86页
致谢第86-88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-90页
作者与导师简介第90-91页
附件第91-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砂砾地层渗透注浆的可注性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基于RFID技术的流程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