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| ·饮用水安全性问题 | 第11-12页 |
| ·课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N-亚硝基二甲胺(NDMA)简介 | 第13-16页 |
| ·物化特性及毒性 | 第13-15页 |
| ·NDMA 在水体中的存在 | 第15-16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6-21页 |
| ·分析检测方法 | 第16-18页 |
| ·NDMA 的生成机理 | 第18-21页 |
| ·消毒副产物前质(DBPPs)的研究与去除 | 第21-25页 |
| ·有机氮前质的来源及存在 | 第21-22页 |
| ·消毒副产物前质(DBPPs)的去除 | 第22-23页 |
| ·NDMA 的处理及控制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·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25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| 第2章 实验条件与分析方法 | 第26-37页 |
| ·试验所用试剂与设备 | 第26-28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26页 |
| ·试剂 | 第26-28页 |
| ·实验反应过程 | 第2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| ·溶液的配置 | 第28-30页 |
| ·仪器洗涤 | 第30页 |
| ·测定方法 | 第30-35页 |
| ·NDMA 浓度的测定 | 第30-32页 |
| ·DMA 的测定 | 第32页 |
| ·气相色谱-质谱(GC-MS)分析 | 第32页 |
| ·臭氧的测定 | 第32-34页 |
| ·有效氯的测定(碘量法) | 第34页 |
| ·氯胺浓度的测定 | 第34页 |
| ·氨氮浓度的测定 | 第34页 |
| ·高锰酸盐指数(CODMn)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| ·UV_(254) 的测定 | 第35页 |
| ·浊度分析 | 第35页 |
| ·pH 值分析 | 第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| 第3章 不同消毒条件对纯水配制二甲胺溶液生成NDMA 的影响 | 第37-47页 |
| ·消毒剂种类和投量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| ·以次氯酸为消毒剂 | 第37-38页 |
| ·以一氯胺为消毒剂 | 第38-39页 |
| ·以二氯胺为消毒剂 | 第39-40页 |
| ·以臭氧为消毒剂 | 第40-41页 |
| ·温度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水中前质DMA 含量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水体pH 值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4章 单因素模拟水质对NDMA 生成的影响 | 第47-67页 |
| ·水体中天然有机物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| ·水体中氨氮的影响 | 第49-55页 |
| ·以次氯酸为消毒剂 | 第49-51页 |
| ·以一氯胺为消毒剂 | 第51-52页 |
| ·投加顺序对NDMA 生成量的影响 | 第52-55页 |
| ·水体中溴离子的影响 | 第55-58页 |
| ·水体中亚硝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| ·影响NDMA 生成量的因素的显著性研究 | 第60-65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61-63页 |
| ·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3-6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| 第5章 常规水处理工艺单元中NDMA 的生成规律及工艺参数优化 | 第67-99页 |
| ·检测指标的选择 | 第67页 |
| ·常规水处理工艺单元中NDMA 生成规律的考察 | 第67-81页 |
| ·混凝单元对NDMA 生成的影响 | 第68-76页 |
| ·过滤单元对NDMA 生成的影响 | 第76-79页 |
| ·消毒单元对NDMA 生成的影响 | 第79-81页 |
| ·气相色谱-质谱(GC-MS)分析 | 第81-97页 |
| ·水样及其前处理 | 第81-8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82-9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7-99页 |
| 结论 | 第99-10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1-11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1-113页 |
| 致谢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