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力工程、热机论文--热力工程理论论文--传热学论文

硅微型多槽道平板热管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1章 绪论第8-17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8页
   ·常规热管技术第8-10页
   ·微型热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 ·微型热管的起源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单根微型热管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微型热管阵列第13页
     ·微型平板热管第13-15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7页
第2章 微型热管的理论基础第17-25页
   ·微型热管的定义第17-18页
   ·微型热管的工作原理第18-21页
   ·微型热管的传热极限第21-22页
   ·微型热管的应用方式第22-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 硅微槽平板热管的轴向毛细流动分析第25-43页
   ·轴向毛细流动的一维稳态模型第26-33页
     ·微型热管的几何参量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质量守恒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动量守恒第29-31页
     ·能量守恒第31页
     ·Laplace-Young 方程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第32页
     ·最大传热量的计算第32-33页
   ·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3-42页
     ·流动和传热变量的轴向分布第33-40页
     ·最大传热量的预测第40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4章 微槽道内蒸发薄液膜区的传热特性第43-54页
   ·薄液膜区的定义第43-44页
   ·蒸发薄液膜区的传热模型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建模假设第45页
     ·液膜厚度控制方程第45页
     ·汽—液分界线温度控制方程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质量及动量守恒方程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第47页
   ·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7-53页
     ·流动和传热变量的横向分布第47-50页
     ·脱离压力对传热特性的影响第50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结论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空间高能电子辐照吸收剂量计算方法及其软件实现
下一篇:携带流反应器条件下快速热解煤焦孔隙结构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