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内科学论文--全身性疾病论文--免疫性疾病论文--自身免疫性疾病、结缔组织疾病论文

FcαR在中性粒细胞的亚细胞定位和FcαR剪接体表达分析&依赖于FcαR的双特异性分子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的初步探索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英文缩略语对照表第10-12页
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2-102页
 第一部分:FcαRI(CD89)在中性粒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和FcαR的剪接体表达及功能研究第13-47页
  前言第14-19页
  实验结果第19-37页
   一、FcαR在PMN的亚细胞定位第19-28页
    (一) FcαR细胞内储存第19-21页
    (二) ELISA分析FcαR的亚细胞定位第21-22页
    (三) 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分析FcαR亚细胞定位第22-25页
    (四) Western blot分析不同颗粒内FcαR第25-28页
   二、FcαR在HL60中的表达以及不同分化时期剪接体的鉴定第28-32页
    (一) FcαR在不同分化时期HL60的异型表达第28-30页
    (二) 检测FcαRI和a.3与人IgA2的结合第30-32页
   三、FcαR的相关功能初步研究第32-37页
    (一) PMN细胞FcαR的脱落第32-35页
    (二) 不同配体交联的FcαR介导的PMNs的脱颗粒反应第35页
    (三) Ca~(2+)、Mg~(2+)对FcαR介导的U937免疫复合物的吞噬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讨论第37-41页
  小结第41-42页
  参考文献第42-47页
 第二部分:α1-nAchR ECD蛋白的表达以及其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获得第47-77页
  前言第48-51页
  实验结果第51-71页
   一、表达和纯化α1-nAchR ECD第51-62页
    (一) α1-nAchR ECD结构参数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(二) α1-nAchR膜外区(ECD)在原核中的GST融合表达第52-55页
    (三) α1-nAchR ECD-his融合蛋白(28a-213his)的原核表达及复性第55-58页
    (四) α1-nAchR ECD-his融合蛋白(Bac-213his)的昆虫表达第58-62页
   二、抗Ach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62-71页
    (一) 小鼠抗28a-213变性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62-64页
    (二) 建立实验性重症肌无力的人鼠动物模型(EAMG)第64-66页
    (三) 大鼠抗28a-213复性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66-70页
    (四) 大鼠抗28a-213复性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膜表面IgG检测第70-71页
  讨论第71-74页
  小结第74-75页
  参考文献第75-77页
 第三部分:依赖于FcαRI(CD89)的双特异性分子的构建及其活性研究第77-102页
  前言第78-80页
  实验结果第80页
  一、双特异分子AHF、ALF的构建和活性检测第80-86页
   (一) AHF、ALF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鉴定第80-81页
   (二) AHF、ALF在BL21(DE3)E.coli.的表达和复性第81-83页
   (三) AHF和ALF活性功能检测第83-86页
  二、双特异分子MIP8aF(ab)_2-19p的构建及活性鉴定第86-94页
   (一) MIP8aF(ab)_2-19p的构建第86-88页
   (二) MIP8aF(ab)_2-19p与U937和11H12细胞的结合分析第88页
   (三) 效应细胞MDM的诱导和检测第88-90页
   (四) MIP8aF(ab)_2-19p介导的MDM对11H12细胞的吞噬作用第90-94页
  讨论第94-99页
  小结第99-100页
  参考文献第100-102页
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第102-137页
 一、实验材料第102-106页
  (一) 主要化学试剂第102页
  (二) 抗体第102-103页
  (三) 实验动物第103页
  (四) 细胞系第103页
  (五) 工具酶、分子量标准及试剂盒第103-104页
  (六) 质粒载体第104页
  (七) 菌株第104页
  (八) 构建克隆的通用引物第104-105页
  (九) 仪器设备第105页
  (十) 软件第105-106页
 二、实验方法第106-137页
  【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】第106-117页
   (一) 常规表达质粒构建第106-108页
   (二) 重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第108-109页
   (三) 包涵体蛋白的复性及纯化第109-112页
   (四) 半定量RT-PCR反应第112-113页
   (五) 哺乳动物细胞转染第113-114页
   (六) 转染的CHO细胞稳定株筛选第114页
   (七) 昆虫棒状杆菌系统表达外源蛋白质第114-117页
  【常规免疫学相关实验】第117-126页
   (一) 多克隆抗体制备与纯化第117-118页
   (二)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纯化第118-120页
   (三) 用NIP抗原柱提纯抗体第120页
   (四) 抗体F(ab')_2片段的制备及纯化第120-121页
   (五) 荧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(FACS)第121-122页
   (六) 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FcαR在中性粒细胞的亚细胞定位第122页
   (七)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(ELISA)第122-124页
   (八) 蛋白质的SDS—PAGE梯度凝胶电泳第124-125页
   (九) 半干法Western Blot(蛋白印迹)第125-126页
  【常规生物化学方法】第126-131页
   (一) 荧光标记方法第126-127页
   (二) HPR标记抗体第127-128页
   (三) 生物素标记抗体第128页
   (四) 抗体亲和柱的制备第128-129页
   (五) Ellman法测定游离巯基浓度第129-130页
   (六) 蛋白质浓度测定第130页
   (七) 双特异分子的化学交联和纯化第130-131页
  【免疫学及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实验】第131-137页
   (一)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分离第131-133页
   (二) 中性粒细胞颗粒组分的分离第133-134页
   (三) PMNs颗粒组分标志酶鉴定第134页
   (四) EAMG建立第134-135页
   (五) 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(ADCP)第135-136页
   (六) FACS检测U937细胞对免疫复合物的吞噬第136页
   (七) 脱颗粒反应测定第136-137页
综述第137-145页
附录Ⅰ:质料载体图谱和多克隆位点第145-146页
附录Ⅱ:DNA序列和核酸BLAST比对第146-151页
附录Ⅲ: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51-152页
致谢第152页

论文共1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跨度中承式拱桥风致振动研究
下一篇: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脸特征选择及识别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