弗兰克·盖里的建筑形态语言创作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现状及方法 | 第12-20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F·盖里的建筑创作历程 | 第15-17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7-20页 |
·研究使用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| 第20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0-23页 |
第2章 形态语言的文化基因 | 第23-56页 |
·精英文化理念的汲取 | 第23-35页 |
·“无意识”的创作 | 第25-29页 |
·“工作着的盒子” | 第29-32页 |
·曲与直的对抗 | 第32-35页 |
·大众文化品味的提升 | 第35-47页 |
·精致的平凡 | 第37-41页 |
·坦诚的直白 | 第41-44页 |
·勇敢的张扬 | 第44-47页 |
·个性文化基调的构筑 | 第47-55页 |
·犹太文化的诠释 | 第47-50页 |
·异质文化的融合 | 第50-52页 |
·另类转译的尝试 | 第52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3章 形态语言的美学维度 | 第56-84页 |
·“建筑地震”式的理念传达 | 第56-66页 |
·“震碎的”符号 | 第57-59页 |
·“扰乱了的”秩序 | 第59-62页 |
·“委婉的”协调 | 第62-66页 |
·“外科手术”式的空间剪辑 | 第66-74页 |
·“单一空间”的自由延展 | 第66-69页 |
·空间结构的全景展现 | 第69-72页 |
·“无序”空间的有效控制 | 第72-74页 |
·“未完成”式的实体编码 | 第74-82页 |
·多义的契合 | 第75-77页 |
·多元的构成 | 第77-80页 |
·多效的实现 | 第80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第4章 形态语言的技术采撷 | 第84-106页 |
·建筑创作的数字化趋势 | 第84-92页 |
·模型数字化 | 第85-87页 |
·技术设计数字化 | 第87-90页 |
·施工数字化 | 第90-92页 |
·建筑皮肤的精致化处理 | 第92-99页 |
·精准的刻画 | 第92-94页 |
·非理性的表达 | 第94-97页 |
·“自性”的扩充 | 第97-99页 |
·建筑节点的艺术化雕琢 | 第99-104页 |
·生动的柱 | 第99-101页 |
·“智能”的窗 | 第101-103页 |
·清晰的“缝” | 第103-10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4-106页 |
结论 | 第106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4页 |
附录Ⅰ 弗兰克·盖里作品年表 | 第114-126页 |
附录Ⅱ 弗兰克·盖里荣誉与奖项 | 第126-12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28-130页 |
致谢 | 第1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