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粘土矿物及无机絮凝剂对有害赤潮的治理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11页
英文摘要第11-15页
第一章 有害赤潮防治研究概况第15-42页
 一 有害赤潮概述第15-18页
  1 有害赤潮的定义及分类第15-16页
  2 有害赤潮的危害第16-17页
  3 我国有害赤潮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4 有害赤潮研究的全球化合作趋势第18页
 二 有害赤潮的防治第18-42页
  1 赤潮的预防第18-22页
  2 赤潮的治理第22-39页
   2.1 物理方法第22-23页
   2.2 化学方法第23-35页
   2.3 生物方法第35-39页
  3 目前海水养殖区发生赤潮时常采用的应急方法第39-42页
第二章 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的去除作用研究第42-65页
 一 粘土矿物的筛选第42-52页
  1 实验部分第42页
  2 结果与讨论第42-52页
   2.1 矿物粒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2.2 粘土矿物种类筛选第44-45页
   2.3 粘土矿物对赤潮异弯藻的去除效率第45-46页
   2.4 粘土矿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去除效率第46-52页
  3 结论第52页
 二 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的生理效应第52-65页
  1 实验部分第52-53页
  2 结果与讨论第53-63页
   2.1 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2.2 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5-59页
   2.3 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影响第59-63页
  3 结论第63-65页
第三章 无机絮凝剂的合成及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第65-82页
 一 MMH的合成及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第65-71页
  1 实验部分第65-66页
  2 结果与讨论第66-70页
   2.1 制备原理第66页
   2.2 MMH合成条件对藻类去除率的影响第66-68页
   2.3 MMH絮凝赤潮生物动力学研究第68-70页
  3 结论第70-71页
 二 PSMS的制备及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第71-82页
  1 实验部分第71-72页
  2 结果与讨论第72-81页
   2.1 PSMS的制备原理第72页
   2.2 PSAC的制备及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第72-75页
   2.3 PSAS制备条件研究第75-77页
   2.4 PSAS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第77-81页
  3 结论第81-82页
第四章 粘土矿物表面改性研究第82-95页
 一 插入法制备改性粘土第82-88页
  1 实验部分第82-83页
  2 结果与讨论第83-88页
   2.1 制备原理第83页
   2.2 Mg~(2+)浓度及制备温度对粘土表面电性的影响第83-84页
   2.3 阳离子粘土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第84-88页
  3 结论第88页
 二 表面吸附法制备改性粘土第88-95页
  1 实验部分第88-89页
  2 结果与讨论第89-93页
   2.1 MMH所占比例对表面电位及去除率的影响第89-91页
   2.2 MMH浓度对粘土絮凝赤潮生物的影响第91-93页
  3 结论第93-95页
第五章 赤潮治理的现场模拟实验及环境生态效应第95-112页
 一 改性粘土与PSAS对中肋骨条藻赤潮的治理及环境效应第95-107页
  1 实验部分第95-96页
  2 结果与讨论第96-106页
   2.1 改性粘土对中肋骨条藻赤潮的治理及环境效应第96-103页
   2.2 PSAS对中肋骨条藻赤潮的治理及环境效应第103-106页
  3 结论第106-107页
 二 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毒性研究第107-112页
  1 实验部分第107页
  2 结果与讨论第107-110页
   2.1 高岭土对中国对虾的影响第107-108页
   2.2 次氯酸钙对中国对虾的影响第108-110页
   2.3 Fe和Al在对虾体内的累积第110页
  3 结论第110-112页
结语第112-115页
参考文献第115-125页
致谢第125-43页
图目第43页
图1 破碎时间对高岭土去除赤潮异弯藻的影响第43页
图2 破碎时间对福建龙岩土去除赤潮异弯藻的影响第43-49页
图3 (a-f)几种粘土矿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絮凝曲线第49-51页
图4 (a-f)几种粘土矿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絮凝曲线第51-54页
图5 高岭土浓度及作用时间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第54-55页
图6 高岭土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第55页
图7 不同高岭土浓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第55-57页
图8 (a-c)高岭土对赤潮异弯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7-58页
图9 高岭土浓度及作用时间对赤潮异弯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第58页
图10 高岭土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第58-59页
图11 高岭土对塔玛亚历山大藻个体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第59-60页
图12 (a-c)高岭土对赤潮异弯藻光合及呼吸作用的影响第60-61页
图13 高岭土浓度及作用时间对赤潮异弯藻光合作用的影响第61-63页
图14 (a-c)高岭土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光合及呼吸作用的影响第63页
图15 高岭土浓度及作用时间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光合作用的影响第63-67页
图16 镁铝摩尔比对MMH絮凝赤潮异弯藻效率的影响第67-68页
图17 温度对MMH絮凝赤潮异弯藻效率的影响第68-69页
图18 镁铝摩尔比对MMH絮凝赤潮异弯藻速率的影响第69-74页
图19 不同pH条件下制备的PSAC对赤潮异弯藻的絮凝作用第74-75页
图20 PSAC对赤潮异弯藻的絮凝曲线第75-79页
图21 (a-c)PSAS及AS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第79-80页
图22 PSAS对不同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第80-84页
图23 制备温度和镁离子浓度对蒙脱土颗粒表面电性的影响第84-85页
图24 不同制备条件下的阳离子粘土对去除赤潮异弯藻的影响第85-86页
图25 粘土表面正电性与去除赤潮生物效率间的正相关关系第86-87页
图26 改性蒙脱土浓度对去除赤潮异弯藻的影响第87页
图27 pH对改性蒙脱土去除赤潮异弯藻的影响第87-89页
图28 MMH所占的百分比对粘土颗粒表面电位及去除率的影响第89-90页
图29 粘土颗粒表面电位与去除赤潮生物效率间的正相关关系第90-91页
图30 MMH浓度对粘土絮凝赤潮生物的影响第91-94页
图31 蒙脱土原样和经MMH处理后的样品的扫描电镜照片第94-93页
图32 pH对粘土-MMH去除赤潮生物的影响第93-95页
图33 胶州湾调查站位图第95-97页
图34 改性粘土对中肋骨条藻的去除率第97-99页
图35 改性粘土对COD的影响第99-100页
图36 改性粘土对DO的影响第100-101页
图37 改性粘土对pH的影响第101-102页
图38 改性粘土治理赤潮过程中悬浮物的变化第102-104页
图39 PSAS浓度对藻类去除率的影响第104页
图40 PSAS浓度对COD的影响第104-105页
图41 PSAS浓度对DO的影响第105页
图42 PSAS浓度对pH的影响第105-106页
图43 PSAS浓度对水体悬浮物含量的影响第106-108页
图44 高浓度次氯酸钙的降解第108-109页
图45 低浓度次氯酸钙的降解第109-29页
表目第29页
表1 粘土浓度与有害赤潮生物去除效果间的关系第29-44页
表2 粘土矿物筛选结果第44-46页
表3 几种粘土对赤潮异弯藻的最大去除率及所需浓度第46-47页
表4 几种粘土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最大去除率及所需浓度第47-73页
表5 PSAC的制备条件第73-75页
表6 正交实验结果L_9(3~3)第75-76页
表7 根据表6数据计算的K值和R值第76-96页
表8 各环境因子的测定方法第96-102页
表9 高岭土与蒙脱土及改性体系对赤潮治理效果的比较第102-110页
表10 次氯酸钙浓度及时间对中国对虾死亡个体数的影响第110-111页
表11 铁和铝在中国对虾体内的累积第111-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麦株高基因的分子标记
下一篇:热拌沥青碎石路面在地方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