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电信业的政府管制问题探讨
前言 | 第1-11页 |
第一章 我国电信业现状、环境及市场格局 | 第11-30页 |
第一节 我国电信业发展与改革状况 | 第11-15页 |
1.1 电信业发展成就 | 第11-12页 |
1.2 电信业改革历程回顾 | 第12-15页 |
第二节 我国电信业的环境及影响 | 第15-21页 |
2.1 政治经济环境 | 第15-17页 |
2.2 社会法律环境 | 第17页 |
2.3 电信技术与市场 | 第17-19页 |
2.4 国际电信业 | 第19-20页 |
2.5 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国内电信市场及竞争格局分析 | 第21-30页 |
3.1 电信市场及垄断概况 | 第21-23页 |
3.2 主要运营商 | 第23-25页 |
3.3 电信市场份额 | 第25-27页 |
3.4 企业财务状况及效益 | 第27-29页 |
3.5 电信三巨头未来五年发展战略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我国电信业实施政府管制的必要性 | 第30-40页 |
第一节 市场失灵和政府管制 | 第31-33页 |
1.1 帕累托效率与市场失灵 | 第31-32页 |
1.2 政府管制的内涵及管制职能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我国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变化 | 第33-35页 |
第三节 WTO对我国电信管制政策的影响 | 第35-40页 |
3.1 WTO基础电信协议及其它 | 第36-37页 |
3.2 WTO关于电信管理准则的参考文件 | 第37-38页 |
3.3 我国开放国内电信市场的承诺 | 第38-39页 |
3.4 加入WTO对我国电信管制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发达国家电信管制经验和方法的借鉴 | 第40-50页 |
第一节 美国FCC的电信管制思想 | 第40-44页 |
1.1 美国电信业反垄断简史 | 第40-41页 |
1.2 FCC的产生及概况 | 第41-42页 |
1.3 FCC的管制思想和目标 | 第42-44页 |
第二节 英国等国家电信非对称管制模式 | 第44-48页 |
2.1 价格上限管制 | 第45页 |
2.2 普遍服务管制 | 第45-46页 |
2.3 网间互连管制 | 第46-47页 |
2.4 市场准入管制 | 第47-48页 |
第三节 发达国家电信管制的基本经验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我国电信管制的构想及管制方法探讨 | 第50-66页 |
第一节 案例:兰州手机通信中断事件 | 第50-52页 |
第二节 确立我国电信管制的原则 | 第52-53页 |
第三节 对我国电信管制方法和措施的探讨 | 第53-60页 |
3.1 许可证经营制度 | 第53-55页 |
3.2 电信服务价格或资费 | 第55-56页 |
3.3 普遍服务的实施 | 第56-57页 |
3.4 互联互通的管理 | 第57-58页 |
3.5 服务质量监督 | 第58-59页 |
3. 6 电信资源分配和管理 | 第59-60页 |
3.7 电信设备入网管理 | 第60页 |
第四节 对我国电信管制深层问题的考虑 | 第60-66页 |
4.1 电信业产权多元化问题 | 第60-62页 |
4.2 关于《电信法》的问题 | 第62-63页 |
4.3 建立独立的电信管制机构 | 第63-64页 |
4.4 不对称管制问题 | 第64页 |
4.5 许可证和电信资源的拍卖制度 | 第64-65页 |
4.6 建立管制信息收集制度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