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混凝土基层混凝土路面层间作用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2-18页 |
·层间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2-14页 |
·层间相互作用力学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4-17页 |
·层间材料性能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层间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层间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| 第19页 |
·层间力学特性研究 | 第19页 |
·层间材料性能研究 | 第19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作用机理分析 | 第22-36页 |
·层间界面特性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层间调平层厚度 | 第22-24页 |
·层间渗透层厚度 | 第24-25页 |
·层间相互作用分析 | 第25-32页 |
·层间界面层开裂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层间相对移动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层间界面层开裂后的界面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作用试验研究 | 第36-47页 |
·层间结合试验 | 第36-38页 |
·界面层(隔离层)破坏前层间推移试验 | 第38-43页 |
·层间水平推移应力试验 | 第38-40页 |
·层间水平推移变形试验 | 第40-43页 |
·层间界面层破坏后层间试验 | 第43-46页 |
·层间直剪试验 | 第43-44页 |
·试件强度试验 | 第44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力学特性研究 | 第47-85页 |
·路面结构、材料参数与计算模型 | 第47-51页 |
·路面结构和材料参数 | 第47-48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48-50页 |
·荷载条件 | 第50-51页 |
·层间设置无厚度隔离剂力学特性分析 | 第51-65页 |
·无翘曲面板的路面应力应变计算 | 第51-57页 |
·翘曲面板的路面应力应变计算 | 第57-64页 |
·小结 | 第64-65页 |
·层间设置一定厚度隔离层的力学特性分析 | 第65-78页 |
·无翘曲面板的路面应力应变计算 | 第66-69页 |
·翘曲面板的路面应力应变计算 | 第69-76页 |
·小结 | 第76-78页 |
·基层切缝与路面应力应变计算 | 第78-82页 |
·综合分析 | 第82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隔离层材料性能研究 | 第85-104页 |
·面层板温度变形与隔离层破坏分析 | 第85-91页 |
·面层板胀缩变形与隔离层破坏 | 第85-87页 |
·面层板翘曲变形与隔离层破坏 | 第87-91页 |
·隔离层材料抗冲刷性能分析 | 第91-102页 |
·冲刷试验仪开发 | 第91-93页 |
·隔离层材料性能 | 第93-96页 |
·隔离层试件成型方法 | 第96-97页 |
·隔离层冲刷试验及试验结果 | 第97-100页 |
·冲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100-102页 |
·隔离层材料开发思路 | 第102-10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3-104页 |
第六章 实体工程研究 | 第104-110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104-105页 |
·路面加铺形式 | 第105-106页 |
·隔离剂或隔离层施工 | 第106-107页 |
·实体工程观测 | 第107-10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第七章 结论、创新点与建议 | 第110-113页 |
·结论 | 第110-112页 |
·创新点 | 第112页 |
·建议 | 第112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18页 |
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118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