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7-26页 |
·肿瘤光动力治疗概述 | 第7页 |
·水溶性半导体荧光量子点概述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| 第7-15页 |
·半导体荧光量子点的基本特性 | 第8-9页 |
·量子点的制备工艺 | 第9-10页 |
·半导体荧光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| 第10-11页 |
·量子点与生物分子偶联 | 第11页 |
·量子点标记细胞与活体组织 | 第11-13页 |
·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过程 | 第13-15页 |
·金纳米颗粒的概述及其在生物医学中应用 | 第15-19页 |
·金纳米颗粒的基本特性 | 第15-16页 |
·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柠檬酸钠还原法 | 第16页 |
·相转移法 | 第16-17页 |
·胶束与反胶束法 | 第17页 |
·晶种法 | 第17页 |
·金纳米颗粒的特性 | 第17-18页 |
·金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结构与内容 | 第19-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-26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26-34页 |
·CdSe/CdS/ZnS(core/shell/shell)半导体量子点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金纳米杆的制备 | 第27页 |
·细胞培养 | 第27-29页 |
·荧光显微镜操作 | 第29-31页 |
·荧光寿命测量:TCSPC技术 | 第31页 |
·MTT细胞增殖及细胞活性测定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CdSe量子点与AlPcS的偶联及其对AlPcS光动力效果的增进 | 第34-46页 |
·引言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内容及结果 | 第35-44页 |
·酞箐-量子点聚合物的制备 | 第35-36页 |
·铝酞箐-量子点连接验证 | 第36-38页 |
·Zeta电势检验 | 第36页 |
·荧光验证 | 第36-37页 |
·荧光寿命测量 | 第37-38页 |
·铝酞箐-量子点聚合物进细胞实验 | 第38-40页 |
·铝酞箐-量子点聚合物细胞内荧光共聚焦图像 | 第38-39页 |
·铝酞箐-量子点聚合物在细胞内的荧光寿命测量 | 第39-40页 |
·铝酞箐-量子点聚合物的细胞杀伤实验 | 第40-44页 |
·MTT测定 | 第40-43页 |
·DPBF活性氧测定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金纳米杆与AlPcS的偶联及其对AlPcS光动力效果的增进 | 第46-57页 |
·引言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内容及结果 | 第47-54页 |
·铝酞箐-金纳米颗粒聚合物的制备 | 第47页 |
·铝酞箐-金纳米杆连接验证 | 第47-50页 |
·zeta电势验证 | 第47-48页 |
·AlPcS荧光实验验证 | 第48页 |
·等离子共振AlPcS荧光增强 | 第48-50页 |
·金纳米杆载药功能 | 第50-53页 |
·金纳米杆载药进入细胞的能力 | 第50-51页 |
·金纳米杆在细胞内对铝酞箐药物的释放 | 第51-53页 |
·铝酞箐-金纳米杆肿瘤细胞PDT效果试验 | 第53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