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式摄像扫描法建立木段数字轮廓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引言 | 第8-18页 |
·原木扫描技术的研究状况 | 第8-13页 |
·国内外原木轮廓识别理论的研究状况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原木轮廓扫描技术的研究状况 | 第9-13页 |
·木段数字轮廓研究趋势 | 第13-14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本研究的内容、方案和特点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特点 | 第17-18页 |
2 硬件系统设计综述 | 第18-26页 |
·激光器 | 第18-20页 |
·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| 第18-19页 |
·激光器的特性 | 第19页 |
·激光器的种类 | 第19页 |
·实验室用激光器的选择 | 第19-20页 |
·CCD 黑白摄像机 | 第20-23页 |
·实验室用CCD 摄像机的选择 | 第20-21页 |
·黑白CCD 摄像机性能指标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室用摄像机镜头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·计算机的选择及扩展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用计算机的选择 | 第23页 |
·计算机的扩展(图像采集卡) | 第23-24页 |
·图像采集卡的选择 | 第24页 |
·运输传送装置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图像标定 | 第26-38页 |
·标定的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摄像机模型 | 第27-29页 |
·摄像机畸变误差 | 第27-28页 |
·建立摄像机模型 | 第28-29页 |
·标定步骤 | 第29-32页 |
·主点坐标的标定 | 第29-30页 |
·旋转矩阵R 和平移分量t_x ,t_y,的求解 | 第30页 |
·运用直线特征约束求解f,k_1和t_z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二次标定 | 第32-36页 |
·圆还原处理 | 第32-35页 |
·一致性处理 | 第35-36页 |
·图与实物的比例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4 图像合成 | 第38-56页 |
·图像增强 | 第38-39页 |
·亮度调节 | 第38-39页 |
·对比度调节 | 第39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9页 |
·图像二值化 | 第39-43页 |
·人工选择法 | 第40-41页 |
·灰度平均值法 | 第41页 |
·迭代式阕值选择法 | 第41-42页 |
·灰度直方图单阕值法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3页 |
·噪声消除 | 第43-48页 |
·邻域平均法 | 第44页 |
·中值滤波 | 第44-45页 |
·智能高通滤波 | 第45页 |
·八方向滤波法 | 第45页 |
·八方向过半法 | 第45-46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光斑轮廓合成 | 第48-5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48-50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0页 |
·边缘提取 | 第50-55页 |
·Roberts 算子 | 第51页 |
·Sobel 算子 | 第51页 |
·拉普拉斯算子 | 第51-52页 |
·分区域提取法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5 重建木段三维数字轮廓 | 第56-62页 |
·木段三维轮廓重建程序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57-5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8页 |
·坐标变换 | 第58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6 结论与讨论 | 第62-64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2页 |
·创新点 | 第62页 |
·讨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个人简介 | 第67-68页 |
导师简介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