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根结线虫及其危害 | 第11-12页 |
·分类地位 | 第11页 |
·形态特征 | 第11-12页 |
·侵染及危害 | 第12页 |
·根结线虫的防治 | 第12页 |
·FLPs 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6页 |
·脊椎动物FLPs | 第13页 |
·腹足动物FLPs | 第13-14页 |
·线虫FLPs | 第14-16页 |
·植物寄生线虫 FLPs 功能研究 | 第16-20页 |
·免疫化学方法研究植物寄生线虫FLPs 功能 | 第17-18页 |
·原位杂交方法研究植物寄生线虫FLPs 功能 | 第18页 |
·RNA 干扰方法研究植物寄生线虫FLPs 功能 | 第18-20页 |
·植物寄生线虫研究的展望 | 第20页 |
·科学问题的提出 | 第20-21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南方根结线虫 flp 基因克隆、基因结构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2-44页 |
·材料 | 第22-23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22页 |
·主要试剂和酶类 | 第22页 |
·培养基 | 第22-23页 |
·方法 | 第23-31页 |
·植物材料培养 | 第23页 |
·线虫接种 | 第23页 |
·cDNA 的合成 | 第23-25页 |
·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 | 第25-27页 |
·RACE 获得全长cDNA | 第27-30页 |
·FLP 基因内含子的扩增 | 第30-3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1-43页 |
·南方根结线虫2 龄幼虫RNA 的提取 | 第31-32页 |
·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 | 第32-33页 |
·flp 基因 RACE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及功能预测 | 第35-41页 |
·FLP 基因内含子扩增结果 | 第41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FLP 基因的原位杂交 | 第44-4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4页 |
·溶液配制 | 第44-45页 |
·南方根结线虫2 龄幼虫样品的制备 | 第45页 |
·探针标记 | 第45页 |
·杂交前处理 | 第45-46页 |
·预杂交、杂交 | 第46页 |
·显色检测 | 第4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探针检测 | 第46-47页 |
·原位杂交结果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全文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