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| 第10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9-26页 |
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概况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研究区植被概况 | 第20-26页 |
第三章 研究方法 | 第26-31页 |
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 | 第26页 |
第二节 实验室分析 | 第26-29页 |
第三节 孢粉鉴定 | 第29页 |
第四节 孢粉数据的处理方法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若尔盖地区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间的关系 | 第31-48页 |
第一节 表土孢粉样品研究方法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表土孢粉组合特征 | 第32-36页 |
第三节 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间的关系 | 第36-40页 |
第四节 各科属孢粉的代表性研究 | 第40-43页 |
第五节 表土孢粉谱中各科属环境意义的探讨 | 第43-46页 |
第六节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五章 若尔盖地区辖曼剖面24000年以来孢粉记录 | 第48-63页 |
第一节 辖曼剖面概况 | 第48-50页 |
第二节 年代序列的建立 | 第50-54页 |
第三节 辖曼剖面孢粉记录 | 第54-58页 |
第四节 孢粉的植被指示意义 | 第58-61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六章 若尔盖地区24000年以来的环境重建及对比研究 | 第63-75页 |
第一节 若尔盖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与气候演化讨论 | 第63-68页 |
第二节 区域分析对比 | 第68-71页 |
第三节 若尔盖地区24000年以来环境演化机制浅析 | 第71-73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结论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4页 |
研究成果 | 第84-85页 |
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