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菌类(食用菌)论文

不同温度对虎奶菇胞内胞外蛋白差异表达的影响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缩略第9-10页
1.前言第10-23页
   ·食药用真菌虎奶菇第10-11页
   ·真菌自溶现象第11-16页
     ·自溶现象及自溶过程第11-13页
     ·酵母菌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丝状真菌第14-16页
   ·真菌蛋白质组学第16-22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历史背景及研究技术第16-19页
     ·真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第19-22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特点与意义第22-23页
2.材料与方法第23-29页
   ·材料第23页
     ·供试材料第23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23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23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23页
   ·方法第23-29页
     ·菌体制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平板培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菌体制备第24页
     ·菌丝体自溶条件的研究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处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pH值处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渗透压处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菌丝体自溶程度的表征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自溶相关蛋白的鉴定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·菌丝体蛋白质提取方法比较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·自溶相关蛋白的鉴定第27-29页
3.结果与分析第29-39页
   ·菌丝体自溶条件的研究第29-31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对虎奶菇菌丝体自溶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 ·不同pH值对虎奶菇菌丝体自溶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不同渗透压对虎奶菇菌丝体自溶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·自溶相关蛋白的鉴定第31-39页
     ·菌丝体胞内蛋白质提取方法比较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方法处理的蛋白产量比较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电泳结果的比较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自溶相关蛋白的鉴定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·2-DE结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蛋白质表达图谱的建立及差异点的确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MALDI-TOF/MS(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)分析与鉴定第34-39页
4.结论与讨论第39-43页
   ·菌丝体自溶的条件第39页
   ·自溶的相关蛋白第39-40页
   ·菌丝体自溶的蛋白质表达模式第40-41页
   ·问题与展望第41-43页
5.参考文献第43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海外留守儿童的归因倾向研究
下一篇:影响环境运动中个人参与行为的因素分析--对厦门反PX项目运动的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