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特种结构论文--抗震动结构、防灾结构论文--耐震、隔震、防爆结构论文

高层隔震建筑抗震及抗风分析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·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·结构控制技术概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·被动控制第12页
     ·主动控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半主动控制第13页
     ·混合控制第13页
   ·基础隔震系统组成和隔震原理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基础隔震系统组成第14页
     ·基础隔震技术原理第14-15页
   ·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·本文所做工作第18-19页
第2章 隔震装置及隔震系统恢复力模型第19-28页
   ·引言第19页
   ·隔震装置的力学性能和模型简化第19-24页
     ·隔震器第19-21页
     ·阻尼器第21页
     ·铅芯橡胶支座刚度和阻尼的近似计算第21-24页
   ·隔震系统恢复力曲线描述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双线性模型第24页
     ·修正双线性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·修正双线性和Ramberg-Osgood模型第25页
     ·新模型第25页
     ·修正的微分方程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  ·Bouc-Wen滞回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 高层隔震建筑的地震响应分析第28-46页
   ·引言第28页
   ·隔震结构动力学方程第28-31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选择第28页
     ·时程分析法第28页
     ·隔震体系动力分析模型第28-31页
   ·工程概况及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工程概况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2页
     ·隔震支座恢复力计算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地震波的选取第33-34页
   ·动力分析第34-41页
     ·模态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·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第35-40页
     ·超高层隔震建筑的地震响应第40-41页
   ·强震作用下倾覆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 ·支座位移时程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·支座轴力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隔震层倾角反应第43-44页
     ·隔震层扭角反应第44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4章 高层隔震建筑的风振响应研究第46-56页
   ·引言第46页
   ·结构风荷载概述第46-47页
   ·结构风荷载模拟第47-50页
     ·风的表达第47-48页
     ·脉动风时程模拟第48-50页
   ·高层隔震建筑工程概况及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0-54页
     ·工程概况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结构求解与结果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阻尼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·强风作用下隔震建筑倾覆性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结论与展望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附录A 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腐殖酸、硫酸铝絮凝剂与水体中部分无机污染物相互作用的分析
下一篇: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低表面能嵌段共聚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