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| 第9-15页 |
| 一、现代医学对ACI的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1、ACI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生的主要环节 | 第9页 |
| 2、血小板活化和纤溶状态与ACI的关系 | 第9-10页 |
| 3、PAC-1、CD62p和D-Dimer与ACI的关系 | 第10-12页 |
| 二、电针阳明经穴在治疗中风中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1、中风的病因病机 | 第12页 |
| 2、电针阳明经穴在治疗中风中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三、展望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| 第15-42页 |
| 第一节 对象与方法 | 第15-20页 |
| 一、对象 | 第15-18页 |
| 1、研究方法与路线 | 第15-16页 |
| 2、观察方案 | 第16-18页 |
| 二、指标检测 | 第18页 |
| 1、样品制备 | 第18页 |
| 2、PAC-1和CD62p的检测 | 第18页 |
| 三、统计学分析 | 第18页 |
| 四、主要实验室仪器及试剂 | 第18-20页 |
| 1、主要仪器 | 第18-19页 |
| 2、主要试剂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节 结果 | 第20-36页 |
| 第三节 讨论 | 第36-41页 |
| 一、血小板活化和纤溶状态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| 第36页 |
| 1、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的关系 | 第36页 |
| 2、纤溶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关系 | 第36页 |
| 二、PAC-1、CD62p和D-Dimer与ACI的关系 | 第36-38页 |
| 1、PAC-1和CD62p和ACI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| 2、D-Dimer与ACI | 第37-38页 |
| 三、PAC-1和CD62p与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| 第38页 |
| 四、梗死体积大小与PAC-1、CD62p和D-Dimer水平高低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| 五、电针阳明经穴治疗ACI的机理探讨 | 第39-41页 |
| 第四节 结论 | 第41-42页 |
| 结语 | 第42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8页 |
| 附录 | 第48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