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前言 | 第6-8页 |
1 绪言论 | 第8-1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论文的思路及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的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5页 |
·相关理论介绍 | 第15-17页 |
·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博弈论 | 第16-17页 |
2 探查阶段的发展模式及其博弈分析 | 第17-21页 |
·乡村旅游处于探查阶段的特征 | 第17-18页 |
·政府主导模式的建立 | 第18页 |
·政府主导模式的博弈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政府开发模式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·政府开发方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开发方式战略选择的制度安排 | 第20-21页 |
3 参与阶段的模式建立及其博弈分析 | 第21-28页 |
·参与阶段特征 | 第21-22页 |
·农户间的博弈 | 第22-27页 |
·农户间非合作博弈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稳定农户合作的条件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农户合作的博弈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农户联合型模式——村民旅游协会 | 第27-28页 |
·农户合作的意义 | 第27页 |
·自我管理式经营——村民旅游协会 | 第27-28页 |
4 发展阶段的模式及博弈分析 | 第28-35页 |
·"旅游企业+农户"的模式 | 第28页 |
·转让式经营 | 第28-31页 |
·转让式经营必然性 | 第29页 |
·转让式经营存在问题 | 第29-30页 |
·转让式经营影响因素考察 | 第30-31页 |
·经营权选择的博弈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博弈模型的假定 | 第31页 |
·模型行为主体与参数分析 | 第31页 |
·经营权选择扩展图 | 第31-34页 |
·旅游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博弈 | 第34-35页 |
5 成熟阶段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博弈分析 | 第35-45页 |
·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——股份合作制 | 第35-36页 |
·乡村旅游区科学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旅游企业因素 | 第37页 |
·游客因素 | 第37-38页 |
·地方政府的因素 | 第38页 |
·社区居民因素 | 第38-39页 |
·建立科学管理的博弈模型 | 第39-43页 |
·博弈模型假定 | 第39-40页 |
·模型行为主体与参数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支付矩阵 | 第41页 |
·博弈均衡与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乡村旅游科学管理的制度安排与激励机制 | 第43-45页 |
·降低乡村旅游企业非科学管理概率V/T | 第43-44页 |
·提高乡村旅游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((B—A)/F | 第44页 |
·建立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评估制度与过度开发衡量体系 | 第44-45页 |
6 贵州乡村旅游案例分析 | 第45-56页 |
·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| 第45-47页 |
·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 | 第45-46页 |
·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| 第46页 |
·贵州乡村旅游区的界定 | 第46-47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47-56页 |
·政府主导发展模式——桃花村旅游 | 第47-49页 |
·农户联合型模式——雷山郎德 | 第49-51页 |
·"旅游企业+农户"模式——马岭河峡谷转让(反例) | 第51-53页 |
·股份合作型模式——天龙屯堡 | 第53-56页 |
结论与讨论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