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22页 |
| ·昆虫的信息化学物质 | 第8-10页 |
| ·种内信息素 | 第8-9页 |
| ·他感化合物 | 第9-10页 |
| ·金龟子的信息化学物质 | 第10-20页 |
| ·性信息素 | 第10-15页 |
| ·聚集信息素 | 第15-16页 |
| ·植物源引诱剂 | 第16-17页 |
| ·金龟子信息化学物质的感受器官 | 第17-18页 |
| ·金龟子信息化学物质的生物测定 | 第18-20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2 不同寄主植物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引诱作用的风洞生测 | 第22-2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虫源 | 第22页 |
| ·材料 | 第22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22-23页 |
| ·试验条件与方法 | 第23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讨论 | 第24-25页 |
| 3 植物源引诱物质的提取与鉴定 | 第25-32页 |
| ·家榆挥发物的提取及结构鉴定 | 第25-30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9页 |
| ·讨论 | 第29-30页 |
| ·蓖麻挥发物及创伤诱导挥发物的提取及鉴定 | 第30-32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讨论 | 第31-32页 |
| 4 东北大黑鳃金龟性信息素的提取与结构鉴定 | 第32-37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·虫源 | 第32页 |
| ·仪器设备及试验溶剂 | 第32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雌虫日求偶规律 | 第33页 |
| ·性信息素提取溶剂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| ·性信息素候选组分的结构鉴定 | 第34-35页 |
| ·讨论 | 第35-37页 |
| 5 EAG生测 | 第37-42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8页 |
| ·虫源 | 第37页 |
| ·仪器设备与试剂 | 第37-38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8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3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雌雄金龟对性信息素候选物的EAG反应 | 第38-39页 |
| ·光周期对雌雄金龟EAG反应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雌雄金龟对家榆和蓖麻主要挥发物的EAG反应 | 第40页 |
| ·讨论 | 第40-42页 |
| ·雌雄金龟对性信息素EAG反应的差异 | 第40-41页 |
| ·蓖麻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具有引诱作用的可能原因 | 第41-42页 |
| 结论 | 第42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5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1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