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导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概述 | 第10-24页 |
第一节 上市公司收购概述 | 第10-18页 |
一、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、法律性质及特征 | 第10-15页 |
二、与反收购有关的上市公司收购分类 | 第15-18页 |
第二节 上市公司反收购概述 | 第18-24页 |
一、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概念、实质 | 第18页 |
二、上市公司反收购的价值评析 | 第18-21页 |
三、反收购的合理性及对其进行立法规制的必要性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英美两国反收购立法规制 | 第24-35页 |
第一节 英国对反收购的立法规制 | 第24-27页 |
一、《城市法典》对目标公司反收购行动的规制 | 第24-26页 |
二、英国《公司法》的规定 | 第26-27页 |
三、判例法的规定 | 第27页 |
第二节 美国对反收购的立法规制 | 第27-32页 |
一、举证责任倒置 | 第29-30页 |
二、UNOCAL 标准 | 第30-31页 |
三、REVLON 标准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对英美两国反收购立法规制的简要评析 | 第32-35页 |
一、英国股东大会决策权模式 | 第32页 |
二、美国董事会决策权模式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 对完善我国反收购立法规制的思考与建议 | 第35-57页 |
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相关法律规定、现状评析 | 第35-43页 |
一、我国目前反收购相关法律规定的评析 | 第35-39页 |
二、反收购实践与现状评析 | 第39-43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思考与建议 | 第43-57页 |
一、反收购法律体系 | 第43页 |
二、反收购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| 第43-45页 |
三、我国反收购决策权立法政策选择——建立股东大会决策权制度 | 第45-50页 |
四、反收购措施的规制 | 第50-54页 |
五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| 第54页 |
六、完善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机制 | 第54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后记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