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致谢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| ·引言 | 第12-14页 |
| ·纳米材料及其特性 | 第12-14页 |
| ·纳米材料的应用 | 第14页 |
| ·一维纳米材料 | 第14-18页 |
| ·一维纳米材料的种类 | 第14-15页 |
| ·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 | 第15-17页 |
| ·一维纳米材料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| ·微波及微波法制备纳米材料简介 | 第18-20页 |
| ·微波的加热原理及特点 | 第18-19页 |
| ·微波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| ·硒的结构、性质及研究现状 | 第20-23页 |
| ·硒的晶型和分类 | 第20-21页 |
| ·硒的生物活性 | 第21-22页 |
| ·硒的光电功能 | 第22页 |
| ·纳米结构硒的制备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| ·本课题的提出、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3-25页 |
| 第二章 微波法制备三方硒纳米线束 | 第25-35页 |
| ·引言 | 第25-26页 |
| ·实验所需的药品和仪器 | 第26-27页 |
| ·实验所需的药品 | 第26页 |
| ·实验所需的仪器 | 第26-27页 |
| ·主要实验仪器的照片 | 第27页 |
| ·三方硒纳米线束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7-28页 |
| ·样品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| ·物性表征 | 第2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0页 |
| ·X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场发射扫描电镜(FESEM)与透射电镜(TEM)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三方硒纳米线束反应机理的探讨 | 第30-33页 |
| ·氨水的作用 | 第31页 |
| ·聚乙烯吡咯烷酮(PVP)的作用 | 第31页 |
| ·三方硒纳米线束生成机理的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| 第三章 微波法制备榔头状的硒纳米棒束 | 第35-45页 |
| ·引言 | 第35页 |
| ·榔头状的硒纳米棒束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5-36页 |
| ·样品的制备 | 第35-36页 |
| ·物性表征 | 第3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6-39页 |
| ·XRD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场发射扫描电镜(FESEM)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TEM与HRTEM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榔头状硒纳米棒束反应机理的探讨 | 第39-44页 |
| ·搅拌的作用 | 第39-40页 |
| ·榔头状硒纳米棒束生成机理的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·氨水浓度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四章 三方硒纳米线束的电化学分析 | 第45-49页 |
| ·引言 | 第45页 |
| ·实验所需的药品和仪器 | 第45-46页 |
| ·实验所需的药品 | 第45-46页 |
| ·实验所需的仪器 | 第46页 |
| ·主要实验仪器的照片 | 第46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6-47页 |
| ·工作电极的制备 | 第4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7-49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| ·结论 | 第49-50页 |
| ·展望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| 附录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5页 |